进立乎朝多惮黯,谊形于色欲烹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徐 仲 晦 以 尚 书 郎 召 宋 /刘 克 庄 进 立 乎 朝 多 惮 黯 ,谊 形 于 色 欲 烹 桑 。瞻 前 昔 遍 参 诸 老 ,殿 后 今 留 遗 嗣 皇 。主 圣 方 当 亲 上 辇 ,时 清 未 可 梦 凝 香 。蒲 轮 定 以 何 时 发 ,耄 瞎 难 占 紫 气 祥 。
- 翻译
- 在朝廷中立足,常感忧虑深重,忠诚表现在脸色上,仿佛想焚烧桑叶以明志。
回顾过去,他曾广泛参见诸多前辈,如今殿后,留下的是继承大统的后代皇族。
君主圣明正应亲自登车上朝,时局清明,还不宜沉溺于梦境和奢华。
何时能乘坐蒲草制成的简易车驾出行,年迈的眼睛难以预示吉祥的紫气降临。
- 注释
- 进立乎朝:在朝廷中立足。
多惮黯:忧虑深重。
谊形于色:忠诚表现在脸色上。
欲烹桑:仿佛想焚烧桑叶以明志。
瞻前昔:回顾过去。
遍参诸老:广泛参见前辈。
殿后:殿后的位置,指继承者。
遗嗣皇:遗留的皇位继承人。
主圣:君主圣明。
亲上辇:亲自登车上朝。
梦凝香:沉溺于梦境和奢华。
蒲轮:蒲草制成的简易车驾。
何时发:何时出行。
耄瞎:年迈失明。
紫气祥:吉祥的紫气(象征天子之气)。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通过对诗中语言和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担忧国事的心情。
"进立乎朝多惮黯,谊形于色欲烹桑。"
这里的“进立乎朝”指的是早晨到达朝廷之事,而“多惮黯”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当前政局的担忧和不满。"谊形于色"是说真诚的心意表现在脸上,"欲烹桑"则可能暗示着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但却如同未成熟的桑葚,尚需时日。
"瞻前昔遍参诸老,殿后今留遗嗣皇。"
诗人通过“瞻前昔”回顾历史,"遍参诸老"是说广泛地咨询和参考古代贤达的意见和经验。而“殿后今留遗嗣皇”则表明诗人对于现在朝廷中保留下来的皇室血脉抱有期待。
"主圣方当亲上辇,时清未可梦凝香。"
这两句诗强调了君主的英明和亲自处理国事的重要性。"主圣方当亲上辇"指的是君主应当亲自登上御车,处理国家大事。而“时清未可梦凝香”则是说在这个清平的时代,不应沉迷于幻想或安逸中,"凝香"可能象征着美好而不切实际的追求。
"蒲轮定以何时发,耄瞎难占紫气祥。"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出行或行动时机的犹豫和困惑。"蒲轮定以何时发"是说确定船只(比喻决策)将在何时起航,而“耄瞎难占紫气祥”则强调了预测吉凶的困难,"紫气"通常象征着吉祥之气,但在这里却被用来表达难以预测的意思。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大事和朝政的关切,以及对于未来走向的思考。通过这些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君主英明领导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园中芭蕉产甘露金色若莲花而大几盈尺欣赏一首
园古草木茂,气和休祥集。
老堪寄一廛,当此三江入。
绿蕉隐轻雾,紫葩垂巨实。
骈房类马齿,厚味过蜂蜜。
蟠桃经千岁,优罗竟谁挹。
缥缈仙人掌,馨香鹦鹉粒。
珍奇徒饱闻,何如手可拾。
文园素中消,起痾冀一吸。
太华玉井莲,菡萏黄金湿。
孤标自无群,惆怅临风立。
食芹想明主,欲起为什袭。
倚槛良有情,搴芳偶无术。
把酒一赏之,拊膺百愁失。
还闻制颓龄,大药傥可及。
欲草贞符篇,缅惭春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