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解鞍(jiě ān)的意思:解下马鞍。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攀援(pān yuán)的意思:攀援是指攀爬、借助他人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歇马(xiē mǎ)的意思:停下马脚,中途放弃或中断行动。
行寻(xíng xún)的意思:行走寻找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长陂时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田园情趣。
首联“长陂鸟鸣初日暄,游子度岭穷攀援”,开篇即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晨长陂之景:晨光初照,鸟鸣声声,游子越过山岭,艰难地攀爬前行。这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鸟鸣和初日的温暖,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游子旅途的艰辛与不平凡。
颔联“行寻歇马访新庙,望近蟠龙识古村”,进一步展开画面,诗人行进间寻找休息之处,探访新建的寺庙,同时远眺发现古老的村落。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与关注。
颈联“春深尚喜林花盛,雨后忽惊溪水浑”,转而描写春天的景色。尽管春意正浓,林花盛开,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却让溪水变得浑浊。这一联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野老相邀具鸡黍,解鞍时复过柴门”,则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在旅途中,诗人受到乡间老人的热情邀请,品尝了美味的家常饭菜,并不时地拜访邻舍,体验了淳朴的乡村生活。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