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禅坐(chán zuò)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坐在地上,专心静坐冥想。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贾客(jiǎ kè)的意思:指商贾、客商。也用来形容精明能干的商人。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泊图景。首句“绿杨带岸草如烟”,以绿杨和岸边的草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氛围,仿佛是烟雾缭绕在绿色之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三月晴光薄暮船”一句,将时间点定在了三月的傍晚,阳光柔和而不刺眼,船只静静地停泊在这样的环境中,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山寺隔陂清磬远,人家临水列灯悬。”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山寺的钟声悠远,穿过陂塘,传递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而临水的人家则在夜晚点亮灯火,既温馨又充满生活气息。这种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戍楼画角催寒漏,贾客琵琶醉夜弦。”这里通过戍楼的画角声和贾客的琵琶声,展现了边塞与商旅的生活情景,画角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琵琶声则在夜晚的寂静中回响,让人感受到不同人群的不同情感与生活状态。
最后,“惟有老僧禅坐稳,独燃残烛荻洲边。”这一句将视角转向一位老僧,他独自坐在岸边,点燃一盏残烛,静心修行。这不仅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也体现了诗人对平静、内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以及心灵之静,是一幅富有意境和深意的晚泊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挚父先生
落寞含真气,孤飘得所依。
闻君我师外,在昔故人稀。
逐日群蚩散,空房百卷馡。
读书真到骨,为吏尽忘机。
惭愧无官累,蹉跎立已非。
败根随手掘,高路荡睛睎。
斥鴳知何笑,聋虫不畏讥。
蛛丝向蚕吐,雉翮绕鸾飞。
官廨浓菁发,荒城大麦肥。
兼旬留腹疾,五尺尚腰围。
世路宜玆老,亲庭惜尔违。
欢中成小别,愁里送将归。
令弟终能愈,贤兄不用祈。
当秋要珍摄,陪夜慎寒饥。
十月粗能暇,重来傥可几。
平生轻祖道,何事欲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