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摇红树啼螀急,月照绿窗清漏迟。
- 鉴赏
此诗《秋夕偶作》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独诵潘郎秋兴赋”,以潘岳的《秋兴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独自吟诵秋日之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潘郎原指潘岳,其作品多以秋景抒发人生感慨,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思绪。
次句“闲吟谢守怨情诗”,提到谢灵运的诗作,暗示诗人悠闲地吟咏着关于怨情的诗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哀叹。
“风摇红树啼螀急”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秋夜中风吹动红树,树上的虫鸣声急促,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生动的秋夜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自然声响的世界,感受季节更迭带来的微妙变化。
最后一句“月照绿窗清漏迟”,描绘了一个月光洒在绿窗上,时间仿佛变得缓慢的画面。这里的“清漏”指的是古代计时的水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时间概念结合,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
我生不想图凌烟,草衣曲肱牛背眠。
早看红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悬中天。
阴阳推荡几昏晓,长啸狂歌不知老。
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间宦途好。
逍遥偶尔穷外观,之子已在青云端。
广文坐上新弹冠,萧爽不作儒生酸。
三年考绩易官烛,回首西风正黄菊。
白云喜动故山秋,慈湖遥映湘湖绿。
君归莫虑铁研穿,且力古道希圣贤。
我归不用君致言,门前自有梅花田。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
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
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
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
作诗一笑君应闻。
初入太行路
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
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
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
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