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浔阳》全文
- 鉴赏
此诗《过浔阳》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功名侮余甚,厌之不能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复杂情感。诗人一方面对功名充满渴望,难以割舍;另一方面又深感其带来的困扰与侮辱,内心矛盾挣扎。这种内心的冲突,使得诗人对功名的态度变得复杂而深刻。
“试问庐山峰,可晓白司马。”这两句则运用了典故,以庐山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人称白司马)为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庐山以其雄伟壮丽著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追求;而白居易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闻名。诗人在这里借问庐山是否能理解白司马的心境,实际上是在探讨功名与个人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我,不迷失于世俗的纷扰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功名的复杂情感,以及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雪山杲公·其二
垝垣甫及肩,陋室仅容膝。
夜雪启重扉,春云生四壁。
檐傍潇湘竹,窗临洞庭橘。
与之同岁寒,不受冰霜色。
习气日以轻,持心日以密。
枯木忽闻鸦,仰视明河没。
萧然井臼间,婆娑自舂汲。
清斋疏磬馀,焚香以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