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红 蕉 花 唐 /李 绅 红 蕉 花 样 炎 方 识 ,瘴 水 溪 边 色 最 深 。叶 满 丛 深 殷 似 火 ,不 唯 烧 眼 更 烧 心 。
- 注释
- 红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呈红色,有类似蕉叶的形状。
炎方:指热带地区。
瘴水:指含有大量有毒微生物或气体的水质恶劣的水。
色最深:形容颜色非常深。
殷似火:鲜艳如火,十分醒目。
烧眼:刺眼。
烧心:比喻心中感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 翻译
- 在炎热的地方,人们认识了红蕉这种花的图案
在充满瘴气的溪流边,它的颜色最为深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红蕉花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红蕉花样炎方识”,这里的“炎方”指的是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而“识”字表明这是一种认识和了解。诗人通过这种开篇,既点出了红蕉花生长的地域特色,也展示了自己对这一自然景观的熟知。
“瘴水溪边色最深”,“瘴水”通常指的是南方多雨地区的小溪或小河。在这里,它与“溪边”相呼应,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红蕉花在这溪边呈现出最为深沉的颜色,这不仅是对视觉效果的描绘,也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情景交融。
“叶满丛深殷似火”,这里的“丛”字形容红蕉花叶密集而茂盛,“殷似火”则形象地表达了红色叶片如同火焰般的热烈与强烈。这不仅是对色彩的描写,更是对温度和生命力的传递。
“不唯烧眼更烧心”,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红蕉花不仅映入眼帘,而且触动了心灵,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极度热爱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红蕉花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池阳纪事
至元四年十月冬,池府承命两马骢,惟池学廪素赡丰。
十夺七八归豪雄,□尔按覈务尽公。
校官遣偕俱谬庸,唯有姚琏心颇同。
贵池属邑最近乡,拿舟此去宜先从。
人言群恶张其锋,昔岁往者人马伤。
焚香再拜先圣宫,愿依皇灵保微躬。
沙夹一带临大江,上有牧地连元戎。
悍卒夜伏芦苇茸,按行不侵循旧封,伏者引去无留踪。
官湖周遭十里通,数家根据窟其中。
良田美稼供螟螽,按图诘实辞皆穷。
归途却绕山之东,小屋突出妇女翁。
前遮行舆扼其杠,白挺四出相奔冲。
忽擒一夫捽其胸,愬兹事者众所攻。
捶击宛转恣毒凶,止之不可徒忡忡。
为陈法理开其聪,稍复散去穿棘蓬。
古来王官势穹崇,尸取鼠辈须臾空。
我今有志权不充,念之羞愤徒满容。
明朝港出新河旁,溯江未远腾颠风。
排矶怒响如撞舂,仓皇未及拄短篷。
桅樯倾侧浪溅窗,已分投骨归鱼龙。
一卒力胜百柁工,正帆近岸离奔谼。
同舟神色方怡融,此行不谓有此逢。
善人每倚天为宗,天亦愒我何蒙蒙。
书生昧事真愚惷,犹欲区别见寸功。
微官已及三年终,归欤归欤逐轻鸿。
《池阳纪事》【元·吴师道】至元四年十月冬,池府承命两马骢,惟池学廪素赡丰。十夺七八归豪雄,□尔按覈务尽公。校官遣偕俱谬庸,唯有姚琏心颇同。贵池属邑最近乡,拿舟此去宜先从。人言群恶张其锋,昔岁往者人马伤。焚香再拜先圣宫,愿依皇灵保微躬。沙夹一带临大江,上有牧地连元戎。悍卒夜伏芦苇茸,按行不侵循旧封,伏者引去无留踪。官湖周遭十里通,数家根据窟其中。良田美稼供螟螽,按图诘实辞皆穷。归途却绕山之东,小屋突出妇女翁。前遮行舆扼其杠,白挺四出相奔冲。忽擒一夫捽其胸,愬兹事者众所攻。捶击宛转恣毒凶,止之不可徒忡忡。为陈法理开其聪,稍复散去穿棘蓬。古来王官势穹崇,尸取鼠辈须臾空。我今有志权不充,念之羞愤徒满容。明朝港出新河旁,溯江未远腾颠风。排矶怒响如撞舂,仓皇未及拄短篷。桅樯倾侧浪溅窗,已分投骨归鱼龙。一卒力胜百柁工,正帆近岸离奔谼。同舟神色方怡融,此行不谓有此逢。善人每倚天为宗,天亦愒我何蒙蒙。书生昧事真愚惷,犹欲区别见寸功。微官已及三年终,归欤归欤逐轻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1967c6b047364c0294.html
十台怀古·其十凌歊台
大明天子游南国,红粉三千台百尺。
歌钟激浪楚日白,帘栊凝树湘云碧。
凌歊高宴金舆来,侍臣狎笑朱颜开。
台城宫扉锁花柳,寄奴土障生尘埃。
昏昏醉梦春风几,不顾江东数千里。
酒罢歌阑帝业销,青山空映当涂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