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汶 阳 至 郓 宋 /文 天 祥 渺 渺 中 原 道 ,劳 生 叹 百 非 。风 雨 吹 打 人 ,泥 泞 飞 上 衣 。目 力 去 天 短 ,心 事 与 时 违 。夫 子 昔 相 鲁 ,侵 疆 自 齐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非(bǎi fēi)的意思:指百种错误、错误纷呈。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泥泞(ní nìng)的意思:形容道路或地面湿滑、泥泞。
侵疆(qīn jiāng)的意思:指侵犯他人的领土或权益。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注释
- 渺渺:形容广阔无垠。
中原:古代中国中部地区。
劳生:辛勤劳苦的生活。
叹:叹息。
百非:众多的不如意之事。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吹打:猛烈地吹刮。
泥泞:道路湿滑且满是烂泥。
飞上衣:溅起泥水沾湿衣服。
目力:视力。
去天短:感觉距离天空很近。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忧虑。
与时违:与时代或潮流相悖。
夫子:对有学问的尊称,此处指孔子。
昔:从前。
相鲁:辅佐鲁国。
侵疆:边境冲突。
自齐归:从齐国返回。
- 翻译
- 辽阔的中原大道上,人生劳苦感叹诸多不如意。
风雨无情地吹打行人,泥泞溅起沾湿衣裳。
目光所及之处天空显得如此短暂,心中的忧虑与世事变迁背道而驰。
孔子昔日辅佐鲁国,因边境争端从齐国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风雨中行走于中原大道上的情景,通过对比历史上夫子(孔子)相鲁之事,表达了个人对于时代变迁、心愿难以实现的感慨。
“渺渺中原道”一句,设定了一种广阔而又孤寂的情境。"劳生叹百非"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的艰辛和无奈的感叹。
接下来的"风雨吹打人,泥泞飞上衣"生动地描绘了恶劣天气中行走的艰难和不便。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增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助。
“目力去天短”一句,以视线不能到达天际来比喻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触及远方或理想之地。"心事与时违"则表达了个人对于时代潮流、命运安排的不甘和无奈。
最后,“夫子昔相鲁,侵疆自齐归”一句,是以古代圣人孔子的故事来反映现实。孔子曾经在鲁国做过相,后因边境被侵而返回齐国。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古代圣人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不满和时代变迁中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