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仲炤丈题何诗孙翁所画驯鸥园二雪松·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陈三立为仲炤丈题画,画中是何诗孙翁所绘的驯鸥园中的两棵雪松。首句“留与残年反复看”,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珍视,意指在晚年岁月里,诗人会多次欣赏它以寄托情感。次句“盖头云带万鸦蟠”,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松树比喻为盖着乌云的屋顶,暗示松枝繁茂,如同乌鸦栖息其上,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动态。
第三句“天根一雪埋烽燧”,进一步描绘雪松的高大和历史感,将雪松比作烽燧,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仿佛连烽火台都被雪覆盖,寓意深远。最后一句“奇骨馀扶石气寒”,则赞美了雪松坚韧不屈的品格,即使在严寒中仍挺拔如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冷峻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既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又寓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子由为郡僚所捃,恐当去官
少学不为身,宿志固有在。
虽然敢自必,用舍置度外。
天初若相我,发迹造宏大。
岂敢负所付,捐躯欲投会。
宁知事大谬,举步得狼狈。
我已无可言,堕甑难追悔。
子虽仅自免,鸡肋安足赖。
低回畏罪罟,黾勉敢言退。
若人疑或使,为子得微罪。
时哉归去来,共抱东坡耒。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十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