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闻 子 规 唐 /吴 融 年 年 春 恨 化 冤 魂 ,血 染 枝 红 压 叠 繁 。正 是 西 风 花 落 尽 ,不 知 何 处 认 啼 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恨(chūn hèn)的意思:春天的悲伤或遗憾。
风花(fēng huā)的意思:指风吹花落,形容景物美丽的样子。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啼痕(tí hén)的意思:指哭泣时留下的痕迹或痕迹留在心中,形容悲伤、痛苦的印记。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冤魂(yuān hún)的意思:指冤屈之魂,形容冤枉死去的人的怨恨和不甘心。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 注释
- 年年:每年。
春恨:春天的愁怨。
化:变成。
冤魂:含冤的魂魄。
血染:鲜血染红。
枝红:红色的花朵。
压叠繁:层层叠叠的繁茂。
正是:正值。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常指秋风。
花落尽:花朵全部凋谢。
不知:不知道。
何处:哪里。
认:辨认。
啼痕:泪痕,这里比喻为花朵凋零的痕迹。
- 翻译
- 每年春日的愁怨都化作了冤屈的魂灵,鲜血染红了层层叠叠的花朵。
正值西风劲吹,花瓣落尽之时,却不知哪里还能寻见那泪痕的痕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对逝去岁月和已逝友人的无尽哀思。"年年春恨化冤魂"一句,以春日里的花开花落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亡,每逢春天,总会勾起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哀痛。"血染枝红压叠繁"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枫叶如火的景色,但这鲜艳的颜色却也带有了一丝凄凉与悲壮,仿佛生命即将走向末路。
接下来的"正是西风花落尽,不知何处认啼痕"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中花开花落的轮回,无从寻觅往日欢乐时光的踪迹。这里的"啼痕"指的是鸟儿栖息留下的痕迹,借此暗示着时间流逝后留下来的仅是空寂无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这种情怀与唐代文人常有的悲秋之思相呼应,表现出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意境和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夜葛氏墓饮酒与子重履仁同赋二首·其二
步出城西门,言登葛君墓。
葛君生世时,声光盛流布。
那知百年内,倏忽草头露。
遗骸委空山,风雨谁一顾。
寒月照玄堂,荒蒿断行路。
谁应识君来,惟有青松树。
见树不见人,青松乃坚固。
乃知人易彫,独以婴情故。
鉴此念前人,云胡复悲慕。
惊风西北来,肃然动情愫。
扬杯谢诸公,愿言保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