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谷 山 长 老 唐 /齐 己 游 遍 名 山 祖 遍 寻 ,却 来 尘 世 浑 光 阴 。肯 将 的 的 吾 师 意 ,拟 付 茫 茫 弟 子 心 。岂 有 虚 空 遮 道 眼 ,不 妨 文 字 问 知 音 。沧 浪 万 顷 三 更 月 ,天 上 何 如 水 底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却来(què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与预期相反,出乎意料。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问知(wèn zhī)的意思:指通过询问或探究来获得知识,表示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意愿。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遮道(zhē dào)的意思:阻挡道路,堵塞通行。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翻译
- 走遍了名山寻访祖先的足迹,却又回到尘世间虚度时光。
愿意将师父的真诚教诲,传递给迷茫中的弟子心中。
哪里有什么虚空能阻挡悟道的慧眼,不妨借助文字寻找理解自己的知音。
广阔无垠的江面在三更时分映着月光,天上的景象怎能比得上水底世界的深邃呢?
- 注释
- 游遍:走遍。
名山:有名的山脉。
祖遍寻:寻找祖先的踪迹。
尘世:人世间。
浑光阴:白白度过时间。
肯将:愿意把。
的的:真诚的,确切的。
吾师意:我的老师的意愿或教导。
拟付:打算交给。
茫茫:形容众多而没有边际,这里指迷茫的。
弟子心:弟子的心中或心灵。
岂有:哪里有。
虚空:空无一物的空间,比喻障碍。
遮道眼:阻碍悟道的视野。
不妨: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
文字:书面语言,这里指学问或教义。
问知音:寻找理解自己的人。
沧浪:形容水色青苍,这里代指广阔的水面。
万顷:形容面积非常大。
三更月:半夜的月亮,三更是古代计时单位,大约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
天上何如:怎么能比得上。
水底深:水下的深度,比喻深邃、深远。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谷山长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历各个著名山脉、寻访仙踪之后,又回到了尘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复杂和迷茫。在这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师傅教诲的珍视,以及想要将这些深刻意境传递给后来的弟子。诗人还提出了一个疑问,是不是有什么虚幻不实的事物遮蔽了道德之眼,让人们难以真正理解内在的声音。
最后,诗人借助沧浪万顷的景象,以及三更时分明亮的月光,通过天上与水下深浅的对比,表达了对心灵深处的探寻和对生命真谛的追问。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陈县尹汉卿见寄
九华山前江水长,平生故人黄绶郎。
百里犹将劳抚字,欲行不行心未忙。
与君已在杖者列,岂忆他时能醉狂。
恨无长云数百尺,一吐愤思三千行。
草间雉子毛羽短,不拟霄汉参翱翔。
题诗采石吊李白,或者一驾西飞航。
桃源图
千重万重莲瓣山,小天包在山中间。
神椎凿门石扇裂,冷香迸出桃花湾。
渔郎寻春踏溪尾,撞入桃花小天里。
荒村人家无几家,五百年来孙换子。
不邑不城无忧乡,驾云为屋霞为墙。
丹鸡叫烟桂岩冷,白牛耕雨芝田香。
眼中惊见尘中客,持酒争来问乡国。
鹿走荒山西复东,龙渡长江又南北。
听阑此语意猖狂,月明假榻松间房。
明朝出山重回首,山迷水乱云茫茫。
武陵太守意未省,强要寻源造灵境。
若使灵境长可通,淳俗定变浇漓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