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兴十七首·其十四》
《感兴十七首·其十四》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自然成德人为何足誇。

是非天性思议乃为邪。

一思即念妄,再思道华

沌然浑无思,百虑不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不差(bù chà)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成德(chéng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品德高尚,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道华(dào huá)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辞藻华丽、文采飞扬。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思议(sī yì)的意思:难以理解或解释的事物,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况。

天性(tiā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天赋的性格特点和倾向。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有成(yǒu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有所成就或达到一定水平。

再思(zài sī)的意思:再次思考、重新思索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感兴十七首(其十四)》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自然与人为、思想与真理之间的关系。

首句“自然有成德,人为何足夸”,开篇便提出了自然法则与人类行为的对比,暗示自然的规律是无需人类夸耀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完美的存在。接下来,“是非固天性,思议乃为邪”则进一步阐述了是非判断是基于天性的,而过度的思考和议论则可能导致偏颇或错误的结论。

“一思即念妄,再思绝道华”这两句揭示了过度思考可能导致的虚妄和偏离正道的结果。这里“妄”和“道华”分别代表了错误的观念和浮华的思想,强调了简单直接的思考往往更接近真理。

最后,“沌然浑无思,百虑永不差”表达了在没有杂念、无欲无求的状态下,心灵能够达到纯净无瑕的境界,从而避免了各种纷扰和误解,达到了真正的和谐与准确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与自然、思想与真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曹亭三绝句·其二

漾舟荷花里,舣棹绿杨阴。

却上曹亭望,山高江水深。

(0)

维杨秋日西郊·其一

雨洗高梧爽气浮,鸣蝉相唤作新秋。

翻空白鸟一行去,目送冈峦欲尽头。

(0)

行歌亭·其四

滍川胜气蔼葱葱,远访先生旧隐风。

阅礼敦诗见犹子,故知馀泽未终穷。

(0)

次韵闻复西湖夏日六言·其五

南窗寄傲一榻,午帐风来卷舒。

懒蹑子云陈迹,解嘲更续成书。

(0)

过定林谒荆公画像·其二

壁间千字走龙蛇,好事何人护绛纱。

一读已能生感慨,暮檐萧瑟更啼鸦。

(0)

悼亡八首·其三

雪消姑射丰肌尽,云入阳台短梦频。

可惜舞衣犹粉黛,不堪歌扇已埃尘。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