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器先十绝·其二》
《和张器先十绝·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道故(dào gù)的意思:指道理,道义。

风马(fēng mǎ)的意思:指风和马,比喻风驰电掣,速度极快。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林壑(lín hè)的意思:指山林和山谷。形容自然景色优美、宜人。

马牛(mǎ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十番(shí fān)的意思:指事情重复多次,频繁发生。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风马牛(fēng mǎ ni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心思飞扬,思绪纷乱,无法集中注意力。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一别:分别。
十番秋:十个秋天。
消息:音信。
中间:期间。
风马牛:比喻毫不相干。
故人:老朋友。
霄汉:天空。
去:离开。
不应:没想到。
林壑:山林。
小淹留:短暂停留。
翻译
一直以来,已经过了十个秋天,我们的消息就像风马牛不相及。
原以为你已翱翔天际离去,没想到会在山林间暂时停留。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深切思念之情的诗句。首句“向来一别十番秋”,直截了当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别离的长久,"十番秋"暗示了一年又一年,季节更迭,不断叠演着分别的主题。接下来的“消息中间风马牛”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信息传递的艰难和速度的快慢,这里的“风马牛”可能是指古代传递消息时所使用的快速交通工具,如骑马、驿站等,强调了消息传递的不易。

第三句“只道故人霄汉去”,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霄汉”一词常用以形容高远和辽阔,这里则暗示着朋友远走高飞,可能是指其事业或生活有所成就。最后一句“不应林壑小淹留”,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觉得自己相比之下过于渺小和平凡,如同山谷间的小溪流水,不足以与那远去的朋友相提并论。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空间距离以及消息传递难度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切的思念之情和自我位置的淡定认知。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上香炉峰

倚石攀箩歇病身,青筇竹仗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便是香炉峰上人。

(0)

善恶二根不实偈

善既从心生,恶岂离心有。

善恶是外缘,于心实不有。

舍恶送何处,取善令谁守?

伤嗟二见人,攀缘两头走。

若悟本无心,始悔从前咎。

(0)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星陈帝子,岳列天孙。义光带砺,象著乾坤。

我有明德,利建攸存。苴以茅社,锡以牺尊。

藩屏王室,翼亮尧门。八才两献,夫何足论。

(0)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輶轩遵上国,仙佩下灵关。

尊酒方无地,联绻喜暂攀。

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野径浮云断,荒池春草斑。

残花落古树,度鸟入澄湾。

欲叙他乡别,幽谷有绵蛮。

(0)

春日书情赠别司空曙

壮志随年尽,谋身意未安。

风尘交契阔,老大别离难。

腊近晴多暖,春迟夜却寒。

谁堪少兄弟,三十又无官。

(0)

燕衔泥

双燕碌碌飞入屋,屋中老人喜燕归。

裴回绕我床头飞,去年为尔逐黄雀。

雨多屋漏泥土落,尔莫厌老翁茅屋低,梁头作窠梁下栖。

尔不见东家黄鷇鸣啧啧,蛇盘瓦沟鼠穿壁。

豪家大屋尔莫居,娇儿少妇采尔雏。

井旁写水泥自足,衔泥上屋随尔欲。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