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恐客不留,益以潇潇雨。
客一而主三,岂复有去理。
此主兼此客,山中过岁矣。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甚至邀请山作为见证人,以确保客人不会轻易离去的情景。主人的殷勤与山的见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似乎在强调主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客人到来的喜悦。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潇潇细雨,却让即将启程的客人陷入了犹豫,似乎在思考是否真的要离开这个充满温情的地方。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客一而主三”的情境,暗示了主人对客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客人在主人面前的相对孤独感。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让人感受到主人与客人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和接受,即即使没有外在的帮助或支持(“无援亦自止”),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我约束。这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无奈与坚持。在山中度过的一年,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情感的沉淀与心灵的成长。
自从为关以为暴,物价何止相倍蓰。
人生衣食为大命,今已剿绝无馀遗。
真珠作襦锦作裤,白玉为饭金为糜。
苍天苍天此何人,遘此大疾谁能医。
无食吾欲食其肉,无衣吾欲寝其皮。
谁能为我覆八溟,一洗世界无疮痍。
丝麻粪土被天下,菽粟水火赒民饥。
风后力牧不可起,吾辈碌碌安能追。
君不见西汉初,永光年,当时鸡变祸连延。
冠距名将尊已成,坐令戚里倾中天。
那知千五百年后,咸淳之岁为续弦。
黑鸡两翅生五距,食辄伤人万口传。
家鸡尽缚向市卖,美味不敢登盘筵。
皆云黑鸡乃癸酉,十二相属符昭然。
生不于他独于翅,盖言羽翼爪距全。
我欲攀龙报天公,无路可到明光宫。
安得尸乡祝鸡翁,为我用术禳其凶。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免使真人白水还飞龙。
卧疴连夏秋,尔来收药喜。
群腴久嚼蜡,今始甘鲂鲤。
自非天矜怜,安得吉祥止。
寄声问何如,感此远方弟。
炯然忧爱心,谆谆见词旨。
兼馈药笼珍,废疾居然起。
末章悼飞蝗,布阵长千里。
那知自北来,今亦遍苕水。
公田吏如虎,收拾无滞穗。
诉伤服大刑,遑哀室如燬。
古来此乱国,赤子先遭弃。
北桥千万仓,何翅敖洛峙。
一粒不肯捐,肯念饥由己。
谨勿传吾诗,隙间天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