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因香而及远,香因名而有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保宁(bǎo níng)的意思:保护和安定
不谋(bù móu)的意思:不加思考地行动或做事,没有经过谋划或计划。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然则(rán zé)的意思: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引出后面的事情或观点。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随波(suí bō)的意思:随着水波的流动而移动,比喻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投明(tóu míng)的意思:指向明的方向投射光线,比喻追求真理、正义或积极向上的事物。
物观(wù guā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无学(wú xué)的意思:没有学问、没有学识
无形(wú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形状或外表,但存在实质或影响力。
袭人(xí rén)的意思:指突然袭击或攻击他人,也可指突然陷害、中伤他人。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不谋而同(bù móu ér tóng)的意思:彼此没有商量,却意外地达到了相同的结论或行动。
随波逐浪(suí bō zhú làng)的意思:跟随潮流或大势而行动,没有自己的主见。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常州荐福琄老真赞》。诗中以“红梅老子”为喻,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诗中提到的“无形而袭人之鼻者香,不谋而同人之舌者名”,形象地表达了香气与名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暗示了禅宗中“心外无物”的哲学思想。接着,“名因香而及远,香因名而有声”进一步强调了名声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投闇即闇,投明即明。随波逐浪,应物观形。”这几句诗描绘了禅师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无论是黑暗还是光明,都能自在应对,如同随波逐流,观照万物形态。这里体现了禅宗中“随缘应机”的智慧,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最后,“夫是之谓驴手佛脚,而真得无学于保宁者也。”将禅师比作“驴手佛脚”,意指其行事看似简单直接,却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和智慧,真正达到了保宁禅师所说的“无学”的境界。保宁禅师是宋代著名的禅僧,主张“无学”,即不依赖文字经典,直接从生活实践和内心体验中领悟佛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理念,以及禅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独特智慧和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