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山老住三峰寺·其一》
《送山老住三峰寺·其一》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未办同穿荦确行,西风挥手关情

只应勃窣喧卑里,认得峰头啸月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勃窣(bó sū)的意思:形容声音大而清脆。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荦确(luò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明确、确实无疑。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喧卑(xuān bēi)的意思:形容言语轻佻、轻浮,没有庄重和严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山中高僧前往三峰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意象。首句“未办同穿荦确行”,表达了诗人未能与山老一同踏上崎岖之路的遗憾,暗示了两人深厚的友情。接着,“西风挥手最关情”一句,通过西风中的离别之手,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后两句“只应勃窣喧卑里,认得峰头啸月声”,则将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诗人想象在山老所去的三峰寺附近,即使是在低矮的环境中,也能听到山峰上月夜的啸声,这啸声仿佛是山老离去的回响,既是对山老离去的感慨,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以自然为媒介,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楚塞楼

出峡朝天第一州,使君重敞最高楼。

蜀江雪浪初平处,楚国金城欲尽头。

(0)

寄题观澜亭二首·其一

遥知压水创新斋,百里寒声席下来。

准拟杖藜秋夜去,同看月涌烂银堆。

(0)

贺新郎.刘快轩新居

上界神仙府。谁移来、登瀛堂畔,五云深处。

江水一弓山万朵,竹外梅花千树。

看都入、高人庭户。

南北两厅相对起,要门前、便是浮岚路。

依暖翠,开吟圃。莺迁喜奉高堂母。

向销金帐下,坐看秦歌赵舞。

唐宋几年名阀阅,到此步高一步。

君听取,邦人庆语。

多少朱门随世化,独眼前、突兀新如许。

真个是,擎天柱。

(0)

中浣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

志士不厌朝市喧,幽人终爱山林静。

一生遑遑为斗食,匪石有怀徒烱烱。

今朝结客来西湖,翛然会心尘虑屏。

珠宫贝阙同天游,阆风玄圃非人境。

留连山色即传觞,眷恋柳阴还系艇。

诸公湖海气不除,万里昂昂羽毛整。

岂但笑语同娱嬉,正须乐石相箴警。

东坡仙去今几时,寥落风烟谁与领。

浪言夏日如许长,乐哉未央等俄顷。

不堪归骑催入关,清梦犹应在云岭。

(0)

送智道者

胸中历历几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为新活计,白头犹作旧因缘。

如如妙境无多事,了了真心不碍禅。

安坐高峰重点检,未须枕石伴云眠。

(0)

代人上师垣生辰·其三

清风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间。

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

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

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廊庙有馀閒。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