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芳尘(fā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香气和美好的声誉。
海滨(hǎi bīn)的意思:指海边或沿海地区。
还珠(huán zh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也可指修复、修补。
卉服(huì fú)的意思:指装饰华丽、富丽堂皇的服饰。形容衣着华美,华丽的装扮。
鲛人(jiāo rén)的意思:指能够在水中自由活动的人,比喻游泳技术高超的人。
琴堂(qín táng)的意思:指音乐的堂会,也可用来形容琴艺高超的人。
讼案(sòng àn)的意思:讼案是指诉讼的案件或法律纠纷的案件。
玺书(xǐ shū)的意思:指皇帝所写的诏书或命令。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治行(zhì xíng)的意思:指纠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
制锦(zhì jǐn)的意思:制作精美的锦缎。
伫看(zhù kàn)的意思:伫立观望、长时间地站着看。
紫泥(zǐ ní)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等因为贪图享乐而荒废职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的《赠海丰何令君(其二)》。诗中描绘了对海丰何令君的赞美与敬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为官的清廉与政绩的卓著。
首联“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以“噩渚”和“海滨”为背景,暗示了何令君的出身或早期经历,以及他从基层一步步成长的过程。这里的“芳尘”和“鱼椷”都带有象征意义,前者比喻高尚的品德,后者可能指代初入仕途的谦逊态度。
颔联“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运用了两个典故。制锦化用的是汉代苏武牧羊时,用羊毛织成锦衣的故事,象征着何令君治理有方,能够化育百姓,使地方风俗得以改善。还珠恩则源自古代传说,表示他的仁政深得民心,如同珍珠般珍贵的恩惠已经惠及百姓,特别是那些像鲛人一样生活在海边的人们。
颈联“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进一步描绘了何令君治理下的和谐景象。花明讼案,意味着案件得到公正处理,如同花开一般美丽;凫还集,即野鸭归巢,象征秩序恢复,百姓安居乐业。吏散琴堂鹤转亲,则是说官员离开后,琴堂(可能指官署)变得宁静,鹤(象征高洁)更加亲近,形象地表现了官民关系的融洽。
尾联“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表达了对何令君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早晚治行徵第一,暗示他有望在政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玺书,古代帝王的诏书,这里用来形容期待他获得新的荣誉或任命,紫泥新则强调了这份荣誉的珍贵与新鲜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何令君从政经历、政绩及个人品质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度的赞赏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