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王用礿·其四》
《哭王用礿·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身随婚嫁毕,五岳黄泉

有命朝槿无心杜鹃

人亡嵇氏散,鬼唱鲍家篇。

寒食他时哭,琴弹宿草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槿(cháo jǐn)的意思:指花朝花夕、短暂的美好时光。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黄泉(huáng quán)的意思:指死亡、阴间或地狱。

婚嫁(hūn jià)的意思:指婚姻的结合和婚礼的庆祝。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王用礿(其四)》。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经历婚姻与家庭的终结后,面对生命的消逝和命运的无常,内心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首句“身随婚嫁毕”,点明了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转折点——婚姻的结束,暗示了生命旅程的一个阶段已经过去。接着,“五岳向黄泉”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五岳之高比作黄泉之深,形象地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敬畏与无奈。

“有命安朝槿,无心托杜鹃”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朝槿花和杜鹃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朝槿花朝开暮落,杜鹃鸟啼声凄厉,都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知。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无法把握未来的深深忧虑。

“人亡嵇氏散,鬼唱鲍家篇”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嵇氏散指的是嵇康家族的衰败,鲍家篇则是指鲍照的诗歌。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暗示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友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消逝的哀悼。

最后,“寒食他时哭,琴弹宿草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诗人独自哭泣,弹奏着琴声,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宿草边的意象,既指出了地点的荒凉,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正月十四日大雪上信国公冢·其一

哭得愁云转不晴,山风吹泪欲成冰。

两年不过西州路,今日来登下马陵。

(0)

垂竿终日坐苔矶,两岸芦花作雪飞。

鱼在深波刚不食,蓑披一片冻云归。

(0)

虞美人·其二红木樨次谢主簿

素娥冷淡愁无奈。小作施朱态。霓裾霞佩下瑶台。

一朵绿云围绕、送春来。玄霜捣尽丹砂就。

拼醉长生酒。羡君幽壑狎流年。

把住西风长对、广寒仙。

(0)

孤鸾.梅

江南春早。问江上寒梅,占春多少。

自照疏星冷,祗许春风到。

幽香不知甚处,但迢迢、满汀烟草。

回首谁家竹外,有一枝斜好。记当年、曾共花前笑。

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唤起罗浮梦,正参横月小。

凄凉更吹塞管,漫相思,鬓华惊老。

待觅西湖半曲,对霜天清晓。

(0)

游报恩寺

绿暗红稀日渐长,追游不觉到云房。

庭前密菊花铺锦,竹外娇莺语转簧。

把盏自能忘得失,围棋何必较低昂。

篮舆款曲归来晚,满路清风拂面凉。

(0)

摊破木兰花/木兰花·其一

南浦东风落暮潮。祓禊人归,相并兰桡。

回身昵语不胜娇。犹碍华灯,扇影频摇。

重泛青翰顿寂寥。魂断高城手漫招。

佳期应待鹊成桥。为问行云,谁伴朝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