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八》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四十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鹧相招不回,南峰空应北峰来。

争衔木叶霜露苦待朝阳锦翼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苦待(kǔ dài)的意思: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到痛苦的待遇。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山鹧(shān zhè)的意思:指山上的鹧鸪,形容山林幽静、宜人。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衔木(xián mù)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相招(xiāng zhāo)的意思:互相吸引,彼此吸引对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鹧在秋日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世界,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哲思。

首句“山鹧相招暮不回”,生动地展现了山鹧在黄昏时分相互呼唤的情景,却并未归巢,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执着的氛围。接着,“南峰空应北峰来”一句,通过山峰的呼应,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山鹧之间虽有呼唤,但实际的回应却显得空洞,或许是因为距离遥远,又或是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的原因。

“争衔木叶因霜露”这一句,将山鹧的生活细节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通过“争衔木叶”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山鹧觅食的本能,也暗含了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与挑战。而“因霜露”的修饰,则巧妙地将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最后一句“苦待朝阳锦翼开”,是整首诗情感的高潮。它表达了山鹧对于光明与希望的渴望,以及它们在等待中展现出的坚韧与美丽。这里的“朝阳”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锦翼开”则描绘了山鹧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姿态,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鹧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界的元素,传达了深刻的生命哲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和生命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新年·其一

阴雨方连日,新年损物华。

呼儿酌我酒,骑马到谁家。

黯黯寒云密,萧萧暮景斜。

人生正无赖,狼藉任桃花。

(0)

代简答吴抚州次定山韵

何许苍生望不休,翩翩皂盖拥诸侯。

定山也未忘情在,更把黄州赠抚州。

(0)

谢九江惠菊·其一

谁将此菊种江滨,物色当年漉酒巾。

若道渊明今我是,清香还属隔江人。

(0)

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

荷瓢童子问谁家,老妇檐前驻纺车。

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0)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其六亭山夕照

亭山不可喻,华顶凌天台。

卑高本自形,夕照从西来。

(0)

谢姜大参惠酒

名公遗我酒,洗盏自开尝。

何以酬佳贶,商歌示不忘。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