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母(bài mǔ)的意思:尊敬母亲,孝顺母亲。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立表(lì biǎo)的意思:指立即将事情的真相或情况表露出来。
梁木(liáng mù)的意思:指支撑和承重的关键部分。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无缘(wú yuán)的意思:没有缘分或者机会。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子舍(zǐ shè)的意思:子女离家,舍不得分离。
- 鉴赏
这首诗《梁师母凌太夫人》由清代诗人李寿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师母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孝道精神。
首句“十年梁木感师恩”,开篇即以“十年”点明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师母对诗人影响深远。一个“感”字,表达了诗人对师母教诲之恩的深深感激之情。“梁木”一词,既指师母去世后留下的空位,也暗含着对师母逝世的哀悼之情。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师母的敬仰,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接着,“记拜母登堂,尚有泪洒庭前高树”,诗人回忆起当年拜见师母的情景,那时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泪水不禁再次涌上心头,滴落在庭前的高树之上。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师母的怀念之情,以及那份难以言喻的哀伤与不舍。
后两句“万里锦衣归子舍,当葬亲立表,恨无缘将墓下生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自己身在万里之外,归家之时,只能为亲人立碑祭奠,心中充满了遗憾,无法亲手在墓前放置象征哀思的青草(生刍)。这不仅是对已故亲人的哀悼,也是对无法亲自陪伴在侧的深深自责与愧疚。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想象,将个人情感与对师母的怀念紧密相连,既有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有对未能尽孝的遗憾,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道德情操。诗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师母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命、亲情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周士原所索余画
邈得林泉趣,清幽思不繁。
烟霞渺无际,竹树自成村。
地接王猷宅,湖当贺监门。
山腰云锁断,涧口雨冲浑。
境胜民居僻,年丰俗尚敦。
书声来杏坞,渔唱起桃源。
社散田家晚,钟鸣野寺昏。
濡豪还自适,得句共谁论。
展玩添新墨,沈吟想故园。
他年从隐遁,此景可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