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游》
《西游》全文
宋 / 李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绿暗红疏春事休,此身孑孑又西游。

不堪回首斜阳外,一片黄云万古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古愁(gǔ chóu)的意思:指古代人物或事物所引起的忧愁和惆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孑孑(jié jié)的意思:形容孤独、单独。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的意思:形容过去的事情非常痛苦、令人难以忍受,不愿再回想。

注释
绿暗红疏:形容春天景色逐渐凋零,绿色变暗,红色稀疏。
春事休:春天的事情(指生机)结束。
此身:指诗人自己。
孑孑:孤独的样子。
西游:向西旅行。
不堪回首:难以忍受回头看。
斜阳:落日。
一片黄云:象征哀愁或离别的情绪。
万古愁:永恒的哀愁。
翻译
春天的绿色和红色渐渐消退,我的旅程又要向西开始了。
我不忍心回头看向夕阳之外,只看到漫天黄云,引发无尽的哀愁。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绿暗红疏"四字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哀愁的画面。"绿"指的是新叶初长,尚未浓密;"暗"则透露出一种隐约、不完全的感觉;"红"是花朵的颜色,但用了"疏"字,意味着花开得并不繁盛。这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这种美景难以久留的感慨。

"此身孑孑又西游"一句,则显露出诗人的飘逸之情。"孑孑"形容身影孤单,"西游"则是说诗人再次踏上旅途,向着西方远去。这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移动,更像是精神层面的逃离或寻求。

接下来的"不堪回首斜阳外,一片黄云万古愁"则更深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不堪回首"表达了一种无法承受的悲哀,仿佛一切美好都已成过眼云烟。而"斜阳"则是那夕阳西下时分外露的光线,既给人以温暖,又带着一丝离别的忧愁。

最后的"一片黄云万古愁"更是诗中情感的高潮。"黄云"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万古愁"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深深思索与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李若水

李若水
朝代:宋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猜你喜欢

鹧鸪天.冷红簃逭暑赋得侧艳小词以罗帕澹墨题之

水榭移灯月到床。花阴四捲茜纱凉。

兰汤竞夕宜温玉,帘外风来澡豆香。

肌雪净,脸波长。枕函花隐玉清防。

自嫌澹素无梳洗,犹被池莲妒睡妆。

(0)

少年游·其一宿杭州凤山门外

西兴山色隔江招。眉翠妒春娇。

满地流花,一奁碎月,江国女儿潮。

年时嫩约湔裙侣,多在段家桥。

倦里笙歌,閒边镫火,总是可怜宵。

(0)

邑城口占

斗城淮道反弹丸,三百里余地正宽。

岭表从今推保障,陆安自昔志奇观。

云开叠嶂莲花翠,日映洪涛塔影寒。

试上龙山遥放眼,海天无际好鹏抟。

(0)

为刘伯东题王母图寿太夫人

翩翩五凤五云开,客自金门侍从才。

六月海东桃又熟,亲随阿母汉宫来。

(0)

秋胡行·其三

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

维彼燕石,明月是居。爰发深藏,庶用见誉。

即曰瓦甓,孰救其初。歌以言之,周客一何疏。

(0)

秋幸出郊见收成志喜·其二

涤暑高风至,中分白露微。

草肥宜牧马,林薄好行围。

水向阶前注,峰排云外稀。

斜阳临帐殿,晚色秘天机。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