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鲍老(bào lǎo)的意思:指聪明、机智、有智慧的老人。
分岁(fēn suì)的意思:指分别度过岁月,各自过年。
坑埋(kēng mái)的意思:欺骗、陷害他人并掩埋事实真相。
拍板(pāi bǎn)的意思:指决定、确定事情的结果或决策。
三台(sān tái)的意思:三个台子,指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角色。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田郎(tián láng)的意思:指田间劳作的农民,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维那(wéi nà)的意思:指事物被维系得很牢固或维持得很好。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正令(zhèng lìng)的意思:指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只手(zhī shǒ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手段、能力、技艺非常高超,仅凭一双手就能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一(zuò yī)的意思:指做某种事情或从事某种职业,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努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玿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三首,以禅宗故事为题材,展现了夜晚在禅院中的一些活动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禅修生活的某些特点。
首句“北禅夜分岁”点明时间是在冬夜的子时,暗示着禅修者在一年将尽之际进行特殊的禅修活动。次句“特地巧安排”则暗示了这种安排并非随意,而是有意为之,体现了禅修者对修行的严谨态度。
“维那出只手,线去又丝来”描绘的是维那(负责禅堂仪式的僧人)的手法,他像纺织一样,引导僧众进行禅定,线去丝来,象征着禅修过程中的思维流转和精神凝聚。
“田郎催拍板,鲍老舞三台”进一步描绘了禅堂中的氛围,田郎(可能指敲木鱼的僧人)的拍板声节奏分明,鲍老(舞蹈者)的表演则寓意着身心的灵动与解脱。
最后两句“若教行正令,活作一坑埋”是对禅修者严格遵循戒律的警告,如果违反规矩,就像被活埋一般,强调了禅修生活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禅意,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节,展现了禅院生活的一幕,同时也传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的要求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蔡弘父司成以学约山居吟进古本孝经疏见寄赋此怀之时滇之耻未洒胡安国之进春秋传不可不念也
山深不复问书邮,梦向圜桥忆旧游。
道自中天悬杲日,君今砥柱障狂流。
金华殿上山林气,白首天南漆室忧。
行在孝经曾纳牖,更须言志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