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惭五株柳,难比一溪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张 氏 白 云 庄 宋 /贺 铸 江 左 陶 徵 士 ,高 风 昔 所 闻 。应 慙 五 株 柳 ,难 比 一 溪 云 。我 有 乘 桴 约 ,君 方 植 杖 耘 。悠 悠 竟 何 得 ,晚 岁 盍 同 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士(zhǐ shì)的意思:指徵召壮丁,招募士兵。
乘桴(chéng fú)的意思: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晚岁(wǎn s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岁数。
五株(wǔ zhū)的意思:指五颗树木,比喻五个人或五个事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植杖(zhí zhà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用手或器物支撑身体,以支持自己的行动。
- 翻译
- 从前听说的江南陶渊明,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仰。
他应该会因为无法与那五棵柳树相比而感到惭愧,毕竟它们无法与溪边的云彩相提并论。
我有个乘船出游的约定,你正忙于扶杖耕田。
人生漫漫,我们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不如在晚年时一起共度。
- 注释
- 江左:指江南地区。
陶徵士: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
惭:感到惭愧。
五株柳:典故,陶渊明曾自比为五株柳树,象征他的清贫生活。
一溪云:比喻超脱尘世的自然之美。
乘桴:乘坐小舟。
植杖:扶杖耕田,古代农人的劳作方式。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或思绪纷乱。
晚岁:晚年。
盍:何不,表示建议。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对好友张氏白云庄的赞美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首句“江左陶徵士”提到的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以他为典故,赞扬张氏具有高尚的品格。接下来的“高风昔所闻”进一步强调了张氏的美德如同古代贤人。
诗人接着将张氏与陶渊明的五株柳和一溪云相提并论,暗示他的清高与自然的恬淡相似,难以超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期待,通过“我有乘桴约”表达出想要一同乘舟江湖的愿望,而“君方植杖耘”则描绘了张氏正在田园中劳作的形象。
最后两句“悠悠竟何得,晚岁盍同群”感慨时光流逝,希望能与张氏在晚年共度,共享宁静的田园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老告庄
卑高已陈万物烦,至人抱一守真元。
其风窢然恶可言,澹然独使神明存。
未尝先人人自尊,有有无无作妙门。
无藏有馀折世樊,是称道始即天根。
以深以约浚其源,天益天长今古屯。
尔能独与汉霄扪,芒乎何止忽何奔。
天地并与生死掀,与造物游物尚喧。
龙伯之祖侏儒孙,及此初号亥子魂。
调适而上倚虚跟,知白知雄启谷轩。
无端崖辞莫再啍,世人庄戏两难论。
尺捶连环那可反,马羊鸡犬自触藩。
祇今辩囿久摧垣,始知太朴有初园。
代诸弟侄得斝字
出门无他事,青春有馀暇。
先生命我从,竹马随予驾。
童冠沂雩中,少长崇山下。
古人会心处,复为今人假。
是日惠风和,淑气交参差。
山卉不一名,皋兰可亲炙。
行行忽已疲,芳草犹堪藉。
双岩未易前,游人莫相讶。
循循学步趋,终抵烟霞架。
此身既临高,下视多惊怕。
低语问前山,云梯谁许借。
天路谅非遥,有志安能罢。
洗杯酌流泉,取味如佳蔗。
攀林动飞鸟,每畏松光泻。
薄暮共回裾,举手向山谢。
人多恋馀春,我云未卜夜。
幸从春山游,始识春云化。
何必满三杯,自当浮一斝。
携得山花归,敛意从书舍。
会当时努力,不使春即夏。
《代诸弟侄得斝字》【明·郭之奇】出门无他事,青春有馀暇。先生命我从,竹马随予驾。童冠沂雩中,少长崇山下。古人会心处,复为今人假。是日惠风和,淑气交参差。山卉不一名,皋兰可亲炙。行行忽已疲,芳草犹堪藉。双岩未易前,游人莫相讶。循循学步趋,终抵烟霞架。此身既临高,下视多惊怕。低语问前山,云梯谁许借。天路谅非遥,有志安能罢。洗杯酌流泉,取味如佳蔗。攀林动飞鸟,每畏松光泻。薄暮共回裾,举手向山谢。人多恋馀春,我云未卜夜。幸从春山游,始识春云化。何必满三杯,自当浮一斝。携得山花归,敛意从书舍。会当时努力,不使春即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167c6b1d3024b8479.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