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杭次族人催归诗韵》
《寓杭次族人催归诗韵》全文
宋 / 戴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休把诗来只管催,也曾对菊赋归来。

闲云自笑出山去,未雨如何便得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赋归(fù guī)的意思:将某物归还给原主,将权力、职责等交还给原人。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闲云(xián yún)的意思:指没有实际作用、无所事事的人或事物。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只管(zhǐ guǎn)的意思:只顾、只管一个事情,不顾其他的事情。

赋归来(fù guī lái)的意思:指被赋予的东西或权力归还原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飞所作的《寓杭次族人催归诗韵》。诗中,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回应族人的催促归乡。他以"休把诗来只管催"表达对族人催促的婉拒,暗示自己并非因诗意而拖延,而是另有原因。接着,诗人通过"也曾对菊赋归来"回忆起自己过去的归隐生活,暗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闲云自笑出山去"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闲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最后,"未雨如何便得回"则巧妙地回应了族人的催促,意思是说,没有预兆的风雨,怎能轻易决定回归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慎重考虑和对当下生活的深深沉浸。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族人理解的期待。

作者介绍

戴飞
朝代:宋

戴飞,字子翚,号宓斋,黄岩(今属浙江)人。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庐江尉。有《宓斋集》,已佚。事见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一四。
猜你喜欢

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词综曲阿词综中,

依依杨柳,青丝缕、掩映绿波南浦。
燕掠横斜,鳞游荡漾,恰是湔裙时序。
清泠如许。
恍镜影空磨,簟痕密聚。
欲问伊人,且自溯洄前渚。
并倚木阑无语。
到来还、远树遥山,凝眸同睹。
雁齿参差,*流逦迤,多少鸥群鸳侣。
最饶闲趣。
且酒斟绿蚁,玉杯时举。
*乃一声,移入柳阴深处。
西半夜惊罗一首,乃黄词。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一首,乃张孝祥词。
堞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一首,乃欧阳修词。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首,

(0)

浣溪沙 花朝 曲阿词综翼有诉衷情清晨廉 卷

鸾股先寻斗草钗。
凤头新绣踏青鞋。
衣裳宫样不须裁。
雕玉镂成鹦鹉架,泥金镌就牡丹牌。
明朝相约看花来。

(0)

木阑花慢 春日游晋祠(石刻,至元壬午 雨

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
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
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0)

木阑花慢

蒲县泰山古庙,崇强似梵王宫。
去踏翠沾靴,采薇满担,一袖香风。
朝中大官佐政,轻衣盖体坐肥骢。
谗*面谀时尚,好人遁迹无踪。
一心报国契心胸。
耳听景阳钟。
正芍药翻阶,荷钱出水,柳絮飞空。
纪律军中大事,运筹谁是旧元戎。
我本尧都贱士,窗前经史研穷。

(0)

木阑花慢 蒲县东神山庙柱石刻五首时至正辛

监燕京马哈马拉尹镇阳,扬从道尹晋,霍邑邢叔亨,簿乡张时敏,仙尉襄陵陈德新,儒学论忻州王秉钧,共祀岱岳庙。
叔亨走笔书木兰花慢数篇,音韵铿锵,意象豪宕,刺军政之得失,滔滔缕缕,若大河之出昆仑,恒星之丽碧虚,水镜之析埃漠,令人心怀洒然,愈吮而味加,铭心而口口,可见口平蓄之有余也。
下缺一上蒲东东岳,山头陡起神宫。
有松柏参天,杏桃张锦,遍地春风。
年年今朝此日,王孙仕女骤骄骢。
十载妖兵乱国,一时豪杰潜踪。
我为狂客气盈胸。
起坐听晨钟。
喜夜雨如酥,晓晴似拭,香火扬空。
眼下太平可幸,官军分散息兵戎。
剑戟变为家器,四民乐业无穷。

(0)

木阑花慢 以上五首见蒲县志卷一

人说泰山神庙,金碧炫似皇宫。
对仁圣天齐,每年三月,云雨雷风。
独笑疏狂学士,醉归来得共倒骑骢。
有客访予不遇,书门屐齿留踪。
气吞北海志盘胸。
怜老背龙钟。
说即日时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
满地旌旗无数,楼头鼓角仗兵戎。
若识往来兴废,六爻细细推穷。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