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其二》
《秋兴·其二》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相对柴门月欲芽,秋风吹彻舞衣斜。

閒披晋帖裁新叶,倦枕韦诗数落花

向暮园怜蕙茝每逢流水蒹葭

浩歌独拟沧浪去,蓼蕊芦枝别一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蕙茝(huì chǎi)的意思:指美丽的花草香气。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晋帖(jìn tiē)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逐渐提高,逐步进步。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数落(shǔ luò)的意思:指责、批评别人的过失或错误。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向暮(xiàng mù)的意思:向晚,日暮,天色渐渐暗下来。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鉴赏

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漫步于荒凉之中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

首句“相对柴门月欲芽”,以月牙喻指初生的月亮,与柴门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风吹彻舞衣斜”一句,通过秋风的吹拂,形象地描绘了衣物随风飘动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閒披晋帖裁新叶,倦枕韦诗数落花”两句,运用了典故,晋帖指的是晋代的书法作品,韦诗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这里诗人以裁剪新叶和数落花的动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自然美的欣赏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不向暮园怜蕙茝,每逢流水忆蒹葭”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不向暮色笼罩的花园中寻找安慰,而是每当遇到流水时,便想起了那生长在水边的蒹葭,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的寄托。

最后,“浩歌独拟沧浪去,蓼蕊芦枝别一家”两句,诗人以浩歌自娱,想象着前往那传说中的沧浪之地,那里或许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蓼蕊芦枝,则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他的孤独与坚韧。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的串联,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六

柳树流泉似建瓴,众来排日讽番经。

便如札答祈风雨,奇术惟推两事灵。

(0)

瑶台第一层

无分同生偏共死,天长恨较长。

风灾不到,月明难晓,昙誓天旁。

偶然沦谪处,感俊语小玉聪狂。

人间世,便居然愿作,长命鸳鸯。幽香。

兰言半枕,欢期抵过八千场。

今生已矣,玉钗鬟卸,翠钏肌凉。

赖红巾入梦,梦里说、别有仙乡。渺何方。

向琼楼翠宇,万古携将。

(0)

如梦令

紫点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

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

黦了人家庭宇。

(0)

铁君惠书,有“玉想琼思”之语,衍成一诗答之

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

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0)

安乡谣

罗长卿,罗长卿,朝朝打鼓捷蛮兵。

一朝打发蛮兵去,千门万户乐太平。

(0)

和汤西楼

荣华富贵等浮花,膂力难胜国爪牙。

汉世但知光拥立,唐朝谁识?奸邪。

绮罗化作春风蝶,弦管翻成夜雨蛙。

纵有清漳人去也,碧天难挽紫云车。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