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蕙茝(huì chǎi)的意思:指美丽的花草香气。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晋帖(jìn tiē)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逐渐提高,逐步进步。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数落(shǔ luò)的意思:指责、批评别人的过失或错误。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向暮(xiàng mù)的意思:向晚,日暮,天色渐渐暗下来。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 鉴赏
这首《秋兴(其二)》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独自漫步于荒凉之中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
首句“相对柴门月欲芽”,以月牙喻指初生的月亮,与柴门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秋风吹彻舞衣斜”一句,通过秋风的吹拂,形象地描绘了衣物随风飘动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
“閒披晋帖裁新叶,倦枕韦诗数落花”两句,运用了典故,晋帖指的是晋代的书法作品,韦诗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句。这里诗人以裁剪新叶和数落花的动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与自然美的欣赏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不向暮园怜蕙茝,每逢流水忆蒹葭”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不向暮色笼罩的花园中寻找安慰,而是每当遇到流水时,便想起了那生长在水边的蒹葭,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的寄托。
最后,“浩歌独拟沧浪去,蓼蕊芦枝别一家”两句,诗人以浩歌自娱,想象着前往那传说中的沧浪之地,那里或许能给他带来心灵的慰藉。蓼蕊芦枝,则是诗人所处环境中的植物,象征着他的孤独与坚韧。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的串联,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之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台第一层
无分同生偏共死,天长恨较长。
风灾不到,月明难晓,昙誓天旁。
偶然沦谪处,感俊语小玉聪狂。
人间世,便居然愿作,长命鸳鸯。幽香。
兰言半枕,欢期抵过八千场。
今生已矣,玉钗鬟卸,翠钏肌凉。
赖红巾入梦,梦里说、别有仙乡。渺何方。
向琼楼翠宇,万古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