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闻 人 子 进 宋 /曹 勋 丹 地 清 江 若 有 期 ,卜 居 仍 俯 小 涟 漪 。颇 怜 松 竹 无 多 地 ,只 顿 琴 书 已 近 篱 。久 雨 不 妨 田 要 润 ,暂 凉 真 与 病 相 宜 。何 当 去 此 炎 歊 酷 ,日 待 风 高 脱 叶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卜居(bǔ jū)的意思:预测未来并居住
丹地(dān dì)的意思:指红色的地面,比喻志愿者、热心人士等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或领域默默奉献、努力工作的情景。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涟漪(lián yī)的意思:指水面受到外力影响产生的波纹,比喻一点小小的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脱叶(tuō yè)的意思:脱叶是指树木在秋季将叶子脱落,也比喻人们摆脱束缚、解脱困境。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炎歊(yán xiāo)的意思:形容夏天天气炎热。
- 翻译
- 如果在那清澈的江边能有归期,我选择居住的地方依然靠近小小的涟漪。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松竹虽然不多,但足以让我在琴书陪伴下接近篱笆。
长时间的雨对农田有益,短暂的清凉对我这样的病人来说正合适。
何时能远离这酷热,只待风起时树叶落下,那时我会离开这里。
- 注释
- 丹地:形容江边风景清澈。
清江:清澈的江水。
卜居:选择居住。
俯:靠近。
小涟漪:小波纹。
颇怜:十分喜爱。
松竹:松树和竹子。
祇顿:只有。
琴书:琴瑟书籍,代表文人生活。
篱:篱笆。
田要润:农田需要雨水滋润。
暂凉:短暂的清凉。
病相宜:对病人来说适宜。
炎歊酷:酷热的气候。
风高:大风天。
脱叶时:树叶落下的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赠予闻人子进的作品,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关怀。首句“丹地清江若有期”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山水画面,暗示着与友人约定在清幽之地相聚的愿望。次句“卜居仍俯小涟漪”进一步描述了理想的居住环境,靠近流水,生活宁静。
“颇怜松竹无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尤其是松竹的坚韧与高洁,寓意着高尚的品格。接下来,“祇顿琴书已近篱”写出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以琴书为伴,篱笆为邻,生活恬淡。
“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认为雨水充足对农田有益,同时,暂时的清凉也适合身体不适的人。最后两句“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表达了对炎热气候的厌倦,期待风起之时能驱散暑热,树叶凋落,带来清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亲近,寄寓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谈笑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嵋北,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劳白,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哀骨可换,亦遣驭清风。
梁台古愁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
台前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
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
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
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
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篁秋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