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犹薄宦,疏广已遗荣。
逢君五湖畔,北眺有馀情。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邴原、疏广与周穆王、姜太公,以及诗人自己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对古代贤士风范的追慕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邴原犹薄宦,疏广已遗荣”,以邴原和疏广为例,表达了对他们在官场中的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赞赏。邴原虽在官场,但保持了内心的清贫与淡泊;疏广则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隐退,享受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颔联“无复周王猎,谁钦钓渭名”,将话题转向历史,通过周穆王的狩猎与姜太公的钓鱼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贤士追求理想、不为名利所动的精神的敬仰。周穆王的狩猎象征着权力与欲望的追逐,而姜太公的钓鱼则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颈联“余亦武夷去,探玄学久生”,诗人自述,表示自己也像古代贤士一样,追求精神上的探索与修行,渴望在武夷山这样的圣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执着。
尾联“逢君五湖畔,北眺有馀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五湖畔相遇的情景,通过北眺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惜。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自我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古代贤士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友情、自然之美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理想的双重追求。
涉溪来过东溪老,断枝槁叶纷如扫。
忽逢溪鹊昔未识,言语惺憁羽毛好。
异哉驯狎若可呼,迹虽甚疏情有余。
上穿苍烟立高树,下踏白石窥游鱼。
老夫日日溪头行,见此不妨双眼明。
定交物外从今始,岂独沙鸥可与盟。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远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
谁家小楼歌恼侬?
余响缥缈萦帘栊。
苦心自古乏真赏,此恨略与吾曹同。
归来空斋卧凄冷,灯前病骨巉巉影。
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