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四十五首·其三十六》
《颂古四十五首·其三十六》全文
宋 / 释如珙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岂要共出一只手只教唤著沙弥来。

铁铛无脚又无耳,墙下春深荠叶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沙弥(shā mí)的意思:沙弥是佛教中指出家修行的小僧人,也用来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无耳(wú ěr)的意思:没有耳朵,形容对外界的声音不闻不问。

只手(zhī shǒ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手段、能力、技艺非常高超,仅凭一双手就能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只教(zhī jiào)的意思:

(1).只使。 后蜀 毛熙震 《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悵恨,整鬟时见纤琼。”
(2).只要。《朱子语类》卷一一八:“先生笑曰:‘早间一服术附汤,午后又一服清凉散。’復正色云:‘只教读诗书便好。’”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只教你能保持你现在的这种纯洁的精神,只教你能有如现在想进大学读书一样的精神来宣传你的理想,难保你所属的一师一旅,不为你所感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所作的《颂古四十五首》中的第三十六首。它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为喻,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超越世俗理解的追求。

首句“岂要共出一只手”,意指不需要外在的助力或合作,暗示内在的觉悟和自我净化的重要性。接着,“只教唤著沙弥来”则以召唤小和尚的形象,象征着唤醒内心的清净与单纯,去除杂念。

后两句“铁铛无脚又无耳,墙下春深荠叶开”进一步深化主题,铁铛作为炊具,没有脚踏实地,也没有耳朵听闻外界,形象地描绘了禅定者的超然状态,不被外界所动,如同春天来临,墙下的荠菜自然生长,无声无息,自在开放。这体现了禅宗崇尚的寂静、自然和内在觉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强调内在修炼和自然领悟,以及去除执着与外在牵绊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如珙
朝代:宋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隐,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二十年广被春风,方期桃李门墙,栽培后进;

五千里传来噩耗,何日湖湘烟水,凭吊先生。

(0)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0)

荷花

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0)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春入西湖到处花,裙腰芳草抱山斜。

盈盈解佩临烟浦,脉脉当垆傍酒家。

(0)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

方愁后会远,未暇忧岁夕。

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

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念为儿童岁,屈指已成昔。

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

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

攀条为惆怅,玉蕊何时折。

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覈。

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

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诗来苦相宽,子意远可射。

依依见其面,疑子在咫尺。

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

北池近所凿,中有汧水碧。

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

但恐诗力弱,斗健未免馘。

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

一月寄一篇,忧愁何足掷。

(0)

过友人隐居

潇洒绝尘喧,清溪流绕门。

水声鸣石濑,萝影到林轩。

地静留眠鹿,庭虚下饮猿。

春花正夹岸,何必问桃源。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