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十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以白海、黄云、寒雁、高山和马蹄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凄凉与辽阔之感。
首句“风高白海陇云黄”描绘了风高气爽的秋天景象,白海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朵,犹如一片白色的海洋,而“陇云黄”则暗示了云层的厚重与黄色的秋日阳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
次句“寒雁来时天路长”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寒雁南飞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它们在广阔的天空中飞行,使得天路显得格外漫长,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后两句“山上逢山不归去,何人马蹄生得方”则转向对人的活动的描写。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或许会感到孤独与迷茫,即使遇到了山也不愿意离去,似乎在寻找某种意义或逃避现实。最后一句“何人马蹄生得方”则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方向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结合,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辽远,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陈时敏别
近别会有期,远别易惨凄。
一人失意行,众宾颜色低。
相顾各无语,握手立大堤。
白沙飞轻烟,赤草漫路蹊。
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谒官长,鹄立无所赍。
孤厅如荒邮,壁落新补泥。
日没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归来对寒灯,儿女相孩提。
虽云去乡国,喜不闻鼓鼙。
官卑职易称,牛刀用割鸡。
回首华亭鹤,月白露凄凄。
杂诗
戚戚多忧思,悠悠悲夜长。
摄衣坐窗间,仰睇明月光。
明月有盈亏,轨度岂无常。
南箕与北斗,万古不更张。
人事有大谬,天道信茫茫。
泠泠山下泉,汨汨谷中源。
中有双鲤鱼,浮游戏波澜。
江汉岂不深,欲往道无缘。
风云谅难遇,栖栖守故渊。
但恐勺水枯,终为渔者怜。
感此令人悲,置身良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