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泐 潭 我 和 尚 真 赞 宋 /黄 庭 坚 枯 木 突 兀 ,傲 睨 万 物 。顶 门 上 眼 ,正 法 中 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睨(ào nì)的意思:形容人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顶门(dǐng mén)的意思:用头顶或撞击门来表达强烈的愤怒或抗争的情绪。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门上(mén shàng)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职务在某方面得到认可或提升。
木突(mù tū)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突兀、突出,不协调、不和谐。
上眼(shàng yǎn)的意思:指人的眼睛看得高,眼光独到,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用来形容人的眼睛亮堂、有神。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正法(zhèng fǎ)的意思: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正当的法律程序。
傲睨万物(ào nǐ wàn wù)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以枯木为象征,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枯木突兀"四字,形象地刻画出枯木挺立的姿态,其孤独而坚韧的形象跃然纸上。"傲睨万物"则进一步表达了枯木对周围环境的超然态度,仿佛无视世俗的眼光,自有一份高傲与独立。
"顶门上眼"可能是指枯木顶端的枝干或眼睛状的树瘤,寓意着洞察世事的智慧和洞察力,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保持清醒。"正法中骨"则可能暗指枯木内在的坚韧精神,如同佛法中的正道,虽外表沧桑,但内心坚定,充满力量。
整体来看,黄庭坚通过寥寥几笔,将泐潭和尚的个性与禅意融入枯木之中,寓言手法巧妙,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深沉内敛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明堂·其二六州
崇严配,衢室飨中宸。寻汉礼,崇唐典,袭映情文。
方宝辂、羽卫星陈。藻绣填驰路,昭烂如云。
灵顾諟,德升闻。旷瑞集纷纶。
承平嘉靖,收成和熟,万方歌舞,喜气满青旻。
成熙事、宣和舆物惟新。
展宫寝,疑庙室,飨帝极尊亲。罄宸虑,四海骈臻。
肃簪绅。斋明际,浃人神。乾元盛则属兹辰。
皇业协华勋。
房心正位,端居报政,三年美荐,广孝福吾民。
送道士入天台
洛阳陌上多离别,蓬莱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
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
夜雨暗江渔火出,夕阳沈浦雁花收。
闲听别鸟啼红树,醉看归僧棹碧流。
若见儒公凭寄语,数茎霜鬓已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