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拓郊原眼,短筇扶我东。
秧寒针怯水,麦熟浪酣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耆卿在宋代东郊散步的场景。他手持短筇(竹杖),漫步郊野,旨在开阔视野。诗人观察到田间的景象:秧苗在冷水中显得娇嫩,麦穗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波涛翻滚。远处,一座古老的寺庙隐没在荒烟之中,孤独的飞鸟在落日余晖中飞翔。诗人虽有独自饮酒之感,但并不想过于沉醉,还希望能像古代的灌园翁一样,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得其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江南飞鼠拔长尾,劲健颇胜中山毫。
其间又有苍鼠须,入用不数南鸡毛。
二物缓急岂常获,捕刺徒尔操蛮刀。
旧藏已赠蔡夫子,报君松管何萧骚。
乡林空林木,不见古人居。
犹寻古人迹,更与古人疏。
昔为贤豪里,今作魑魅墟。
湖边夜秋月,光彩波上余。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上流。
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
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
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