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这是一首充满了剑气和豪情的诗,它描绘了一位手持长剑,意气风发之士形象。首先,“辞乡剑”暗示了一种离别故土、出征四方的壮阔之感。而“玉锋堪截云”则展现了剑光如同利刃,直指苍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接着,“襄阳走马客”一句,则是通过一个行走在襄阳大地上的客人的形象,传递了一种旅途中的豪迈与自由。这里的“意气自生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昂情怀,也反映出自然界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却流露出了一丝孤独与寂寞。这里的“剑光”和“剑花”,都象征着剑的锋利与美丽,但在诗人眼里,它们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剑的依恋与矛盾的情感。
最后,“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则是一种自嘲。诗人能够手握长剑,对抗外界的挑战,但却无法用这把剑照亮自己,反映出一种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情怀。这也许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在力量与现实处境之间矛盾的心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剑和春天的描写,展示了一位有才华却不得志者的悲壮情怀。
骎骎五马江陵去,寂寂双娥汉水头。
一曲歌终眉黛敛,十分酒尽泪珠流。
阳春郢客传新唱,暮雨高堂梦昔游。
琼树无人敢亲近,章台京兆不胜愁。
东皇封作万花王,更赐珍华出尚方。
白玉杯将青玉缘,碧罗领衬素罗裳。
古来洛口元无种,今去天心别得香。
涂改欧家记文著,此花未出说姚黄。
明发望远山,一一粲可数。
幽人萌望心,便被山灵妒。
逡巡出神通,变化足惊怖。
初将兜罗绵,擘作霏微絮。
周遭裹世界,仰视失天宇。
高悬赤瑛盘,不计丈尺许。
下照空濛间,红光贯轻素。
中有人物影,纷纭竞来去。
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
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
珠立一路幢,瑶森四山树。
横空金桥梁,拔地玉窣堵。
骇目方谛观,捲地急收去。
恍疑刮眼膜,依旧认山路。
那知幻与真,不记梦兼寤。
神游峨眉山,诳俗笑佛祖。
笑诳却被诳,佛祖还笑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