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德泽(dé zé)的意思:德行和恩泽。指对他人的善行和恩惠。
耕桑(gēng sāng)的意思:指农民耕种田地和养蚕的劳动。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象教(xiàng jiào)的意思:指以象为教材,用象来比喻教导人们的道理。
朽骨(xiǔ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已经腐朽不堪。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游魂(yóu hún)的意思:指离开尸体的灵魂在世间游荡。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斋宫(zhāi gōng)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的家中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周室(zhōu shì)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宫廷,也泛指朝廷、王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鬼魂的宣谕与赐予法食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道德关怀。首句“万方杀戮到渔樵”开篇即展现了一种悲惨的社会景象,暗示了战争与暴力带来的苦难,不仅限于人类社会的高层,连最底层的渔夫和樵夫也无法幸免。接着,“三日斋宫德泽饶”则转而赞颂了某种形式的仁德与宽恕,似乎是在说通过斋戒和祈祷,可以带来恩泽与和平。
“朽骨又蒙周室葬,游魂不待楚人招”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鬼魂的形象与古代的周室和楚国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思,同时也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使得亡灵得以安息,不必等待他人召唤。
“千年象教来中国,一代威仪出圣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佛教(象教)的千年影响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融合,强调了道德与礼仪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圣明时代得以彰显。
最后,“惭愧山林何所报,耕桑满野甲兵销”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谦逊之情。他意识到,尽管自己可能无法直接为山林和人民带来改变,但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使耕作与收获成为普遍景象,战争与武器得以消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对生命、死亡、道德、和平以及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正义和人性美好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怨歌行
白日何皎皎,浮云变重阴。
忠义虽云烈,谗巧间君心。
子椒毁屈平,宰嚭恶子胥。
怀沙沈湘浦,鸱夷弃五湖。
大义贯金石,何能顾微躯。
居高忽下议,卒受傍人愚。
楚王终俘虏,吴国竟丘墟。
杳杳九泉暮,衔恨当何如。
我欲竟此曲,此曲伤君神。
往者勿复道,寄谢后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