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一》
《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一》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清明过了,小雨绿匀堤外草。

倚棹湖边,絮影花香共一船。

相思人面,曾向第三桥畔见。

斜日归休楼上春寒燕子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归休(guī xiū)的意思:指归还、归还原主。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小雨(xiǎo yǔ)的意思:指小而细的雨。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倚棹(yǐ zhào)的意思:倚靠着船桨,形容船上的人靠着船桨休息或者依靠着船桨来支撑身体。

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三首(其一)》由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明过后,细雨绵绵,湖光山色与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清明过了,小雨绿匀堤外草”,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小雨滋润下的绿草,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倚棹湖边,絮影花香共一船”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湖边停泊的小舟上,飘动的柳絮与花香交织,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芬芳之中。

“相思人面,曾向第三桥畔见”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相思之情。词人回忆起曾经在第三桥畔与某人相遇的情景,那份深情与怀念跃然纸上。最后,“斜日归休,楼上春寒燕子愁”则以夕阳西下,归家之时,楼上春寒中燕子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通过具体的景象唤起读者对于美好记忆的共鸣,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旧黄河道中有怀张㠠山明府

黄河渡口旧飞湍,白马东连瓠子滩。

夏后山川馀断石,汉皇巡幸咽回銮。

寒沙滚滚龙蛇动,晚日萧萧雁鹜乾。

慨古思君易摇落,秋风更送紫骝鞍。

(0)

宿沙口赠王北沙二律·其一

谷口寒云拥北沙,柴门深锁待春华。

楚骚自合千人诵,汉水犹县八月槎。

贾谊匡君频痛哭,扬雄识字著名家。

相逢愧我垂双鬓,潦倒青鐏海日斜。

(0)

除夜寓大名寄孟龙川

忽忆襄阳孟浩然,风流名与太湖连。

沙材远近青春酒,山舍周回白石田。

何处椒花能媚颂,他乡綵胜舞随筵。

思君独步清漳曲,南望魂销倍怆然。

(0)

示外弟陈可

阮籍何穷轨,陈生已着鞭。

朔鹰秋始健,宛马血方妍。

不负儒林传,宁充弟子员。

五车如破的,万里看腾骞。

(0)

寄汪员外南华

海若东游没海滨,白鱼况非白龙鳞。

豫且鸣弦偶相值,卧看鬐鬣飞黄尘。

谢君泻与天河水,乘之免作涸辙鲤。

他时云雾或晦冥,海底㘅珠报知己。

(0)

奉和王大伾侍御赋鸡冠花有命辄和一首

东方有神鸟,高栖紫霞山。

赤云生羽仪,列缺飞双翰。

据身蟠桃枝,长鸣开天关。

青都闪玉枢,白日照幽玄。

帝怒振威谴,摧落头上冠。

堕地馀仙姿,化为百花观。

繁曲何逶迤,茂彩亦蟺蜒。

峭叶滋碧辉,墨粟含珠丹。

轩发若扬音,蹶扑迅冲栏。

窈窕信幽遐,翩翻诚足欢。

岁暮历凛秋,霜华浣其颜。

愧与卉草伍,岂惟松柏坚。

金谷乞嘉灵,梅庭荐高贤。

左右娱乐意,图书生清妍。

无为长毛质,飞去终难攀。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