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锄奸(chú jiān)的意思:锄奸是指揭发、打击、清除奸邪之人。
抚孤(fǔ gū)的意思:照顾孤儿,关怀无依之人。
孤茕(gū qióng)的意思:独自一人,孤独无依。
奸弊(jiān bì)的意思:指邪恶、不正当的行为或做法。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灵襟(líng jīn)的意思:指思维敏捷、聪慧灵巧的才智。
命分(mìng fēn)的意思:命运注定的分配
明庭(míng tíng)的意思:指清晰、明亮的庭院,比喻心地纯正、品德高尚。
下笔(xià bǐ)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动笔的动作,也用来形容写作或绘画的开始。
应待(yìng dài)的意思:应该等待或者应该等候
折狱(shé yù)的意思:指误判案件,冤枉无辜的人受到牵连并被判刑。
至公(zhì gōng)的意思:指公正、公平、公道。
朱绂(zhū fú)的意思:指官职高而待遇低的人。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翻译
- 虚假的城邑邀请真实的城邑,公正的原则原本就存在于朝廷。
铲除邪恶如同清理荆棘,对待孤儿寡母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审判从未偏向,公正无私地书写,心灵永远敞开接纳。
新任官职就该肩负重任,等待百姓再次推选和评价。
- 注释
- 假邑:比喻虚伪或不实的事物。
真邑:指真实、公正的朝廷。
至公:绝对公正无私。
奸弊:邪恶弊端。
荆棘:比喻困难和阻碍。
孤茕:孤儿寡母。
折狱:审理案件。
灵襟:指公正无私的心灵。
大开门:形容心胸开阔,公正对待所有人。
朱绂:古代官员的红色印绶,象征高位。
苍生:百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理性、公正和仁慈治政风格的赞美。开篇“假邑邀真邑命分”两句,通过对比真伪和命运的分辨,强调了执政者应有的明辨是非能力。“明庭元有至公存”则直接指出了理想官员的存在,为的是彰显至公无私的品质。
“每锄奸弊同荆棘”、“唯抚孤茕似子孙”两句,分别展示了对待不法之徒和保护弱小的态度。前者如同锄草一样严厉打击邪恶势力;后者则如同慈父般温柔地呵护孤儿,体现出官员的宽猛相济。
“折狱不曾偏下笔”和“灵襟长是大开门”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执法公正,不偏私、心胸宽广的品质。前者意味着审案时绝无偏颇;后者则形容其心胸如同敞开的大门,接纳百川。
“新衔便合兼朱绂”一句,可能是指官员在处理政务时能迅速且恰当地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融会贯通,以至于形成完备的决策。后续“应待苍生更举论”则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未来的期待,希望他能够继续施展治理之才,为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昌宰的赠予,赞颂了一位德高望重、公正仁慈的官员形象,反映了古人对于理想官员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