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安院》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法 安 院 宋 /杨 蟠 寂 寞 庵 前 草 ,春 深 鹿 自 耕 。老 僧 垂 白 发 ,山 下 不 知 名 。
- 翻译
- 庵前的草丛孤独而寂静,春天已深,鹿儿在自由地觅食耕种。
年迈的老僧披着满头白发,他居住的山下却无人知晓他的名字。
- 注释
- 寂寞:形容孤独、冷清。
庵:指小庙或尼姑庵。
春深:春季深入,天气渐暖。
鹿自耕:鹿儿自行觅食耕种,象征自然和谐。
老僧:年长的僧人。
垂白发:形容头发花白,指年纪大。
山下:指老僧居住的地方。
不知名:无人知道老僧的名字,暗示其隐居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开篇两句“寂寞庵前草,春深鹿自耕”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将人迹罕至的寺院前的野草与自然界中鹿群自由觅食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鹿在春天深处自行耕种,象征着大自然的循环和生机。
第三句“老僧垂白发”则将视角转向寺院内,一位年迈的僧人头发如雪,静坐其中。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僧人的修行与世隔绝。最后一句“山下不知名”,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隐秘和僧人的淡泊名利。这里的“不知名”既可以理解为寺院不为外界所知,也可以是老僧本人对功名利禄的漠视。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脱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一剪梅·其四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
刘郎一去计原差。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
莫将幽怨托琵琶。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金盏子.用吴草窗体。徐花农孝廉出新意,制暖锅见赠,赋此谢之,
雪碗冰瓯,笑腐儒酸味,这般萧索。
良友劝加餐,俄春意,融融暖回杯杓。
就中兽碳频添,更温肠新瀹。
安顿好,随他冻醪寒菜,终堪咀嚼。羹臛。杂脾臄。
罗列处,中央到四角。
浑如妙莲一朵,雕盘内、高低大小错落。
愧无玉鲙金齑,只寻常藜藿。
佳名好、还以一品头衔,转奉徐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