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烽燧(fēng suì)的意思:指火炬和烽火,用以比喻战争和军事行动。
浮休(fú xiū)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专心或不踏实。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老身(lǎo shēn)的意思:指年老的身体。
身长(shēn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身材高大。
为薪(wéi xīn)的意思: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而劳累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战尘(zhàn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比喻战争中的杀伐和残酷。
看花人(kàn huā rén)的意思:指只看到表面现象、只注重外表的人。
- 翻译
- 感叹柳树被砍伐成柴火,杜甫同情梅花在战火中摇曳。
只希望边关的烽火停止燃烧,让我这老朽能长久地赏花赏景。
- 注释
- 浮休:无用、闲置。
叹:叹息。
柳:柳树。
斫:砍伐。
为:成为。
薪:柴火。
子美:杜甫的字,唐代著名诗人。
怜:同情。
梅:梅花。
傍:靠近。
战尘:战争中的尘土。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指边疆。
烽燧:烽火台上的烽烟,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方式。
息:停止。
老身:老人自称。
长:长久。
作:做。
看花人:赏花的人。
- 鉴赏
此联为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二叠·其四》。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的对联。
首先,“浮休叹柳斫为薪”一句中,“浮休”指的是悠闲自得,“叹柳”则是诗人对于柳树的感慨。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和愁苦。此处“斫为薪”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奈,将美好的东西(如柳树)破坏成日常使用的小柴火,以此比喻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接着,“子美怜梅傍战尘”中“子美”指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他有名作《梅花》,表达了他对梅花独特的情感。此句中的“怜梅”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梅花的怜悯,“傍战尘”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尘世纷扰,梅花在这污浊的世界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高洁。
下联“只愿玉关烽燧息,老身长作看花人”表达了诗人的和平愿望。“玉关”常指边塞之地,“烽燧”是古代战争时用于报警的烟火信号,此处“息”则表示停止。诗人希望边疆无战事,只愿自己能安享晚年,终日观赏花卉,不再为世间纷争所扰。
综上所述,这副对联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保持的情感与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下笛.旧房
听久无声,看如有影,阴天初夕。搴帷悄立。
早搬移旧床席。
故衫敝袷存留着,认唾点、啼痕疏密。
痛双身成只,昏尘掩镜,暗灯摇壁。踪迹。空追忆。
只苦海匆忙,负伊岑寂。睁睁默默。多时孤坐垂膝。
病中言语分明甚,道爱我、般般爱惜。
这声影、只依稀,老泪怎生揾得。
陌上花.乙亥重阳登北海挹翠轩
茱萸聊插今年,还是客中重九。
连日秋阴,压损檐前青柳。
扶筇琼岛高去,一片繁芜翘秀。
甚桥湾、流水为谁消碧,也和人瘦。
望燕山、楼堞落照荒凉,已是霜风时候。
悄绝阑干,著我新寒罗袖。
暮愁千里连沧海,蜃气迷离依旧。
摘黄花、挥泪长歌■■,劝斟杯酒。
应天长.题竹韵小影
红衣紫筱,青屧绿芜,风光淡处闲立。
望里画楼高耸,初阳盥晴色。沉吟久,烟缕碧。
恁袅作、诗心无迹。映澄波、镜影盈盈,思静神适。
访道话前因,按辔霄衢,年少杏园客。
剩取慧根长在,今生自珍惜。簪花字,犀管笔。
更细写、宝文珠笈。蕙炉畔、天接华鬘,梦倚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