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得闲(dé xián)的意思:有空,有闲暇时间
红粉(hóng fěn)的意思:指女子的美貌和妆饰。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朋齿(péng chǐ)的意思:指朋友的关系,友谊的牙齿。
上阳(shàng yáng)的意思:指阳光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意味着精神饱满、活力充沛。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闲情(xián qíng)的意思:指闲暇时的心情、情绪或心境。
谢郎(xiè láng)的意思:指感激、赞美男子之美德或才华。
艳词(yàn cí)的意思:指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的词语。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 鉴赏
这首《采桑子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展现了其独特的文风与情感表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深邃又略带哀愁的艺术氛围。
“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却上阳台”,开篇以“艳词”点明主题,暗示了诗歌中的情感色彩。然而,“不上云台”与“却上阳台”的对比,不仅描绘了情感的起伏,也暗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云台”常指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地方,而“阳台”则与神话传说中的爱情故事相关联,这种转换在诗中形成了情感的转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复杂性。
“一读南华事事乖”,引用《庄子·内篇》中的“南华”,即《南华经》,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这里的“事事乖”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或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协调状态的无奈与感慨。
“谢郎朋齿狂犹昔,红粉成灰”,“谢郎”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谢安,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红粉成灰”则是一种凄凉的比喻,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时间无情的流逝。这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狂放与今日的沧桑,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感慨。
“蜡炬成灰,剩得闲情赋锦溪”,“蜡炬成灰”源自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磨。而“闲情赋锦溪”则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一份闲适与创作的热情,赋予了诗歌一种超脱的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