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赤栏去,风从蘋末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茂林修竹下”,以“茂林”和“修竹”勾勒出一片繁密葱郁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一水独萦回”则通过“一水”与“萦回”的动态结合,展现了水流在山间曲折蜿蜒的美丽姿态,仿佛赋予了水以生命。
“时过赤栏去”,诗人巧妙地将视觉焦点从静止的景物转向动态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赤栏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桥梁或栏杆,其“过”字不仅描绘了行进的动态,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或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风从蘋末来”,将视角再次拉回到自然界的细微之处。风从蘋(水生植物)的尖端吹来,不仅描绘了微风轻拂水面的细腻场景,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整个画面由此变得生动起来,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听觉的体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自然世界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和谐之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其四冬景
顽云亘野同一色,朔风驱霰声瑟瑟。
须臾散作六花飞,天外群峰头尽白。
入夜郊原积渐平,江树幻作玕琪林。
山人中酒睡初起,却疑六合秋蟾明。
我家炎方地少雪,宦邸惊看豪兴发。
偶因公事出郊坰,纵目湖山赏奇绝。
城东绮阁诸王孙,娇歌响遏行空云。
城西甲第多豪门,流霞泛满黄金尊。
宪台使君偏耐冷,自击清冰煮春茗。
锦裘珍馔非不能,民有饥寒心未忍。
殷勤起访溪边梅,乾坤春信何时回。
欲挽阳和遍寰宇,尽令寒士欢颜开。
送思承林贰守之任淮安
昔年曾跨南溟鲲,鞭雷掣电登天阍。
剖符去作冀州牧,春风弦诵盈千门。
九载功成重入觐,承恩又佐淮阳政。
利器当逢错节施,骅骝暂向康庄骋。
都门出祖华筵张,薰风满座荷花香。
酒阑一笑拂衣去,龙泉烨烨生寒芒。
去年我历淮阳道,平田四望伤秋草。
期将丹府一团春,散作甘霖起枯槁。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