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君采次韵二首·其二》
《过君采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君来此地,谓我颇同流

复往江湖去,宁忘霄汉游。

龙蛇海曲鸿雁河洲

从此风波隔,长安日暮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海曲(hǎi qǔ)的意思: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河洲(hé zhōu)的意思:指河流两岸的土地,也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的场所。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蛇蟠(shé pán)的意思:形容蜿蜒曲折、错综复杂。

同流(tóng liú)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主流不同步。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长安日(cháng ān rì)的意思:长安是唐朝的都城,长安日指的是安定繁荣的时光。这个成语形容国家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龙蛇蟠(lóng shé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错综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过君采次韵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和对未来的展望。首句“自君来此地”表明友人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新的交往,第二句“谓我颇同流”则暗示了两人在思想或志趣上的契合。接下来,“复往江湖去,宁忘霄汉游”描绘了友人即将再次启程,诗人希望他不忘曾经的壮志豪情,即使远行江湖,也不要忘记曾经的高远理想。

“龙蛇蟠海曲,鸿雁向河洲”运用了象征手法,龙蛇象征着力量和隐秘,鸿雁则代表了自由和远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自由飞翔的祝愿。最后两句“从此风波隔,长安日暮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将面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以及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与离别之愁。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十

士而逐什一,试也竞词呈。

贸易非游学,争归归化城。

(0)

春词

碧云斜幂垂杨堤,野红乱落山鸟啼。

东风暖香熨罗带,纲户春愁压玉笄。

桃花深锁绮空里,玉箫呜呜海烟起。

(0)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其五

世情骚屑合停鞭,闭户烟云求自全。

切莫更干非分事,无边空累似藤牵。

(0)

画粗箑三首·其一

顶易秃中书,力若遇强敌。

迅扫一回过,宛如斗瓦砾。

(0)

闻江邑乱信有感

萧萧芦荻鸣蛩急,蓬壁茅堂患卑湿。

烽烟远映江水寒,搔首苍茫百端集。

寻思往事总成空,行坐难安是处同。

偶逢相识意差慰,备述乡里心忡忡。

邻居三友称三子,力尽一朝同一死。

谢郎巷战志何坚,苏髯守贞称介士。

朱君骂贼万夫前,王丈出郭非其愆。

吾宗兄侄亦相继,数尽亲朋涕泪涟。

承平善恶无枉法,乱离玉石皆入劫。

毕生守礼未展眉,一死当成千载业。

阊阎在在燹成灰,路径梗塞尸为堆。

狡獍狂掉甫离邑,飞鼠?齴又为灾。

仁者忽夭暴者利,强者攘前弱者悴。

太空不语意有在,昧者难知天理邃。

(0)

己未园居即事四首·其三

齐颜易画不须更,对客挥毫最有情。

斗酒百篇原敏捷,探微一笔亦功成。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