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文 朝 奉 宋 /李 迪 散 尽 黄 金 为 买 书 ,时 人 笑 我 太 痴 愚 。一 朝 有 子 如 尧 叟 ,何 处 无 人 说 老 苏 。可 谓 死 而 无 憾 者 ,孰 云 文 不 在 兹 乎 。渊 明 地 下 闻 君 葬 ,也 散 黄 花 作 泪 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痴愚(chī yú)的意思:形容人愚昧无知,缺乏理智和判断力。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可谓(kě wèi)的意思: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老苏(lǎo sū)的意思:指老实、老朴、老实巴交的人。
泪珠(lèi zhū)的意思:泪珠是指眼泪。形容非常悲伤或感动。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憾(wú hàn)的意思:没有遗憾,心无挂碍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云文(yún wén)的意思:指以云为材料,写字或绘画。
- 翻译
- 我散尽财富只为买书,世人嘲笑我过于痴迷。
一旦有了像尧那样的儿子,谁还会不说我像老苏一般贤能。
这可以称得上死而无憾的人,谁还说文章不全在这呢。
陶渊明地下有知,听说你埋葬他,也会洒下菊花之泪。
- 注释
- 散尽:全部用完。
黄金:财富。
买书:购买书籍。
时人:当时的人。
笑我:嘲笑我。
太痴愚:过于痴迷。
一朝:有一天。
尧叟:像尧那样贤德的老人。
何处:哪里。
无人:没有人。
说老苏:称赞我像老苏一样。
可谓:可以说。
死而无憾:死而无悔。
者:的人。
孰:谁。
文:文章。
兹:这里。
渊明:陶渊明。
地下:在地下。
闻:听说。
君:你。
葬:埋葬。
散黄花:洒下菊花。
泪珠:眼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迪的作品《挽文朝奉》。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书籍极度热爱和追求知识的诗篇。
首句“散尽黄金为买书”,直接了当地表现出诗人不惜一切代价收集书籍的决心,通过将黄金与书籍相比,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其价值观的偏重。
接着,“时人笑我太痴愚”则透露出诗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立无援,他的行为被认为是愚蠢的。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的追求,反而在他看来,能够有子孙继承其学问与理想,便足以证明其所为不虚。
“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后代子孙的期望,以及希望自己的学术成就能被后世传颂。其中,“尧叟”指的是古代圣君尧舜,象征着理想中的完美统治者;“老苏”则是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文丞相”,诗中通过提及他来强调自己追求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最后,“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知识、传承文化的自我肯定。他认为如果能将所学传授给后代,即使死去也无憾事。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他对于那些不理解他价值观的人的悲哀,通过“黄花”和“泪珠”的意象来强调这种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的极致追求,以及面对世俗非议时坚持自我信念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