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陈 少 卿 宋 /邓 肃 懒 从 蒿 目 世 间 忧 ,缓 步 招 提 味 九 丘 。正 论 羡 君 无 郑 卫 ,穷 途 慰 我 在 商 周 。飘 然 忽 作 迁 乔 兴 ,卓 尔 难 追 跨 海 游 。别 去 词 源 应 万 斛 ,幸 分 涓 滴 洗 离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词源(cí yuán)的意思:指一个词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蒿目(hāo mù)的意思:指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人。
缓步(huǎn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
九丘(jiǔ qiū)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胆识、志向等应具备的品质。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跨海(kuà hǎi)的意思:指跨越海洋,比喻克服困难,超越障碍,实现目标。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迁乔(qiān qiáo)的意思:指迁移、搬迁、转移。
穷途(qióng tú)的意思:指人走到了尽头,没有出路,陷入困境。
商周(shāng zhōu)的意思:商周是指商朝和周朝,泛指古代的商业和政治两个领域。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提味(tí wèi)的意思:增添食物的味道,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郑卫(zhèng wèi)的意思:指贤明的君主或官员,也用来形容有道德操守、能力出众的人。
正论(zhèng lùn)的意思: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卓尔(zhuó ěr)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与众不同。
- 翻译
- 懒得理会世间的忧虑,悠闲漫步在名胜古迹中感受大地的广阔。
欣赏你的正直言论,无需沉迷于郑卫之音,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从商周历史中找到慰藉。
突然间你像大鸟展翅,志向高远难以企及,如同跨越大海的壮游。
你的辞藻犹如江河万顷,希望能分得一滴,洗涤我离别的愁绪。
- 注释
- 懒:懒得。
蒿目:忧虑过多。
招提:名胜古迹。
郑卫:指靡靡之音,与正论相对。
商周:古代中国的重要时期,象征历史的深度。
迁乔:大鸟展翅,比喻志向高远。
跨海游:比喻壮阔的旅程。
词源:丰富的辞藻源泉。
离愁:离别之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邓肃所作,和陈少卿的作品风格相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忧愁采取超然物外态度的生活哲学,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厚情感。
“懒从蒿目世间忧”一句,通过设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懒惰的农夫,从蒿草丛中观察世间的忧愁。这里的“蒿目”既指实际的野草,也象征着诗人超然物外的视角。“缓步招提味九丘”则是说诗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缓慢地行走,从历史文化中寻找滋味。
“正论羡君无郑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仰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德高望重,不为世俗功名所动。“穷途慰我在商周”则是说虽然身处末世,但通过思考和感怀古代的盛世(商、周),诗人仍然能获得心灵上的安慰。
“飘然忽作迁乔兴”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随时都可能产生远离尘嚣、寻求精神自由的心情。而“卓尔难追跨海游”则是说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就如同古代哲学家卓尔般难以追随,即使是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航行。
最后,“别去词源应万斛,幸分涓滴洗离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希望通过交流诗词来抚慰彼此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怀旧史文化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同时也展现了中古时期文人之间的情谊交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起登画笥楼望西山晴雪
三更滕六翻雪车,香篝宿火重帘遮。
街鼓冬冬破初日,巡檐起视庭前花。
弄寒作软两无赖,东风潦倒纷腾拿。
振衣高楼试骋目,柳丝不见黄金芽。
城头好山如揖客,界天一道瑶光斜。
何处三百六十寺,老松压折空查丫。
我欲策杖访流水,屐齿破冻穿㟏岈。
琤鏦忽闻作檐溜,嗒然坐对春无涯。
满庭芳
湛碧池塘,空青庭院,清霜又已深秋。
绕篱香韵,黄菊伴人幽。
怪是重阳佳节,凭阑处、吹帽风稠。
思前古,渊明此际,淡漠几曾愁。
江山无限感,悲深语咽,志壮身柔。
剩图书经卷,夙业堪修。
忆昔云鬟藕覆,菱镜里、未展眉头。
时易暮,数声哀雁,叶落满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