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比邻(bǐ lín)的意思:比邻是一个代指邻居或者邻近的意思。它用来形容人们之间关系亲密或者相互之间距离很近。
别意(bié yì)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意思或含义
词翰(cí hàn)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中的字词。也用来形容文笔优美、辞章华丽。
凋敝(diāo bì)的意思:形容事物衰败、衰落的状态。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钤山(qián shān)的意思:指以权谋私、擅权乱政。
三殿(sān dià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三座殿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峻、声望显赫的人。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中朝(zhōng cháo)的意思:指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可表示两国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 鉴赏
这首明代徐问所作的《送严翰林还京》诗,以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关怀为主线,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钤山太史旧比邻,十载思君白发新”,以“钤山太史”这一典故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如今十年过去,两鬓已添白发,表达了时间流逝、友情不变的主题。这里通过“旧比邻”和“十载思君”的描述,营造出一种久别重逢又不得不分别的氛围,充满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颔联“词翰早开三殿色,旌旗今发九江春”,转而赞美友人的才华与成就。通过“词翰早开三殿色”这一夸张的比喻,强调了友人在文坛上的卓越贡献,如同在皇宫殿堂上绽放的花朵,光彩夺目。而“旌旗今发九江春”则以动态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前往九江,如同春风中的旗帜,充满生机与希望。
颈联“沙边别意怜芳草,天外羁愁望紫宸”,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牵挂。诗人想象友人在沙边别离时,心中满是对芳草的怜惜,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的同情。同时,“天外羁愁望紫宸”一句,将友人的思绪引向远方,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尾联“为报中朝知己道,江城凋敝只宜贫”,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与期待。他希望友人能向京城的知交传达自己的心意,即便面对江城的凋敝与贫困,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情与坚持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成就的赞美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泊吴江长桥宿垂虹亭
闪闪练月宵,棱棱素秋节。
舍棹上孤亭,临江候归客。
佳人殊未来,幽意为谁适。
徘徊当夜半,彷佛去天尺。
仰接银河横,俯照星纬逼。
直疑穹壤连,岂有人世隔。
飘飘形若蜕,眇眇思何极。
居然怯风露,聊复就衾席。
亦既不成寐,将何慰兹夕。
赖有同心人,连床话畴昔。
题盘隐轩
曲蹊缭深碧,回涧澄遥清。
谁知慈水上,亦有盘谷名。
慕巢屏世喧,等李薄时荣。
仿像中原路,迢遰太行行。
轩居俨映蔚,甍栋歘峥嵘。
暑槛停绿树,夕阶飘素英。一翁临暮齿,二?当弱龄。
秫醑报初熟,瓢斝自同倾。
厌厌简素展,寂寂尘事冥。
窥鸟感归翼,观鱼悟潜形。
既已惬时物,亦复谐友生。
琴书许交错,辞翰俾纵横。
老我记曾游,遥途阻重征。
溪山寄幽梦,林堂留恨情。
可随东浦月,流光到君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