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伤春麦烂,风折晚蒲干。
抱瓮临江汲,携书入寺看。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郊墅杂赋(其八)》描绘了诗人寓居郊野别墅的生活情景。首句“虚阁近鸣湍”,写出了别墅临近溪流,阁楼清幽,水流声潺潺,营造出宁静的环境。次句“应宜把一竿”暗含隐逸之意,表达诗人想要远离尘嚣,持竿垂钓的闲适心境。
第三句“雨伤春麦烂”,通过春雨对麦田的破坏,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丰收的忧虑。第四句“风折晚蒲干”,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迁,晚风吹折了蒲苇,显示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无情。
第五、六句“抱瓮临江汲,携书入寺看”,诗人亲自汲水,带着书籍到寺庙阅读,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两句“自惭何独幸,世难此偷安”,诗人感叹在战乱或社会动荡的时代,自己能在此处享受片刻安宁实属难得,流露出内心的自责与庆幸交织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勤奋好学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
日永绣工,减却一线,节临短至。
幸有杯盘,随分快乐,□得醺醺醉。
寻思尘世,寒来暑往,冻极又还热炽。
恰如个、脾家疟疾,比著略长些子。
人生百岁,一年一发,且是不通医治。
两鬓青丝,皆伊染就,今已星星地。
除非炉内,龙盘虎绕,养得大丹神水。
却从他、阴阳自变,卦分泰否。
朱旂凤阙展,弄罢五弦,南薰敲竹。
雨糁桃蹊,钱浮荷沼,一瞬染成新绿。
玉皇香案吏,曾是时、鹤飞江国。
对此际,每丹霄效瑞,非烟郁郁。
卜筑。
陶山曲,凤榭月台,图画应难足。
绿绮春浓,青蛇星烂,肯便稳栖烟麓。
玳筵称寿,清皓齿、霏霏珠玉。
竞屈指,看芝封紫检,鸣驺入谷。
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
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
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
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
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
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
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
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
才过元夕。
送宴赏未阑,欢娱无极。
且莫收灯,仍休止酒,留取凤笙龙笛。
金马玉堂学士,当此同开华席。
最堪爱,是兰膏光在,金釭连壁。
难觅。
交欢处,杯吸百川,雅量皆京力敌。
老子衰迟,居然怀感,厚意怎生酬得。
况已倦游客路,一志归安泉石。
但屈指,愿诸贤衮绣,联飞鹏翼。
雪消春浅。
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
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
女伴。
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征鸿回北。
正雪洗烧痕,千岩匀绿。
鱼纵新漪,梅繁断岸,春到鉴湖一曲。
满城绣帘珠幌,暖响聒天丝竹。
渐向晚,放芙蕖千顷,交辉华烛。
贤牧。
棠阴静,康阜政成,褒诏来黄屋。
玉笋光寒,紫荷香润,人道此装须趣。
且出催花银漏,恣饮宝觥醽醁。
向明岁,看传柑归去,腰横金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