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果莺知主,移居蚁过邻。
《夏日十二首·其六》全文
- 注释
- 养拙:保持质朴,不求显达。
贫无事:清贫而无所事事。
深幽:深远而幽静。
乐更真:乐趣更加真实。
檐巢:屋檐下的鸟巢。
偷哺子:悄悄喂养小鸟。
树啄:在树上觅食。
巧藏身:巧妙地躲藏。
窃果:偷摘果实。
莺知主:小莺认得主人。
移居:搬家。
蚁过邻:蚂蚁成为邻居。
老夫:老者。
朝食:早晨的食物。
美:美味。
荐俎:摆上餐桌。
溪鳞:溪中的鱼。
- 翻译
- 在清贫中我选择安分守己,深山幽居的乐趣更为纯粹。
屋檐下的鸟窝藏着小鸟偷偷喂食,树上的鸟儿巧妙地隐藏自己。
偷摘果实的小莺知道这是主人的园子,蚂蚁搬家时也把这里当作邻居。
我这老者早晨享用美食,餐桌上还有来自溪边的鲜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简朴生活的精神状态。
“养拙贫无事,深幽乐更真。”这两句开篇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自述自己过着一种清贫而无忧无虑的生活,住在深邃的地方,这种宁静的生活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内心的快乐更加真实和纯粹。
“檐巢偷哺子,树啄巧藏身。”这里描绘了自然界中鸟儿的安居乐业,檐下是鸟类栖息的地方,树间则是它们觅食和隐藏自己之地。这些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欣赏。
“窃果莺知主,移居蚁过邻。”莺鸟在偷吃果实时似乎能识别主人,这种拟人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动感。接着又说到蚂蚁搬家,不知不觉间就成了诗人周围的“邻里”。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的微小生命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会。
最后,“老夫朝食美,荐俎有溪鳞。”这里的“老夫”自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早晨的饮食简单而美味,用“荐俎”一词来形容餐食,既体现了诗人的古风雅致,也映射出其简朴无华的生活态度。而“溪鳞”指的是溪流中所捕获的鱼类,成为诗人餐桌上的佳肴。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