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画十一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雨后,道路两旁秋树红叶的景象,以及傍晚采樵人归来与月下吹笛的画面,充满了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首句“道上秋雨过”,简练地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秋雨过后,空气清新,为接下来的景色铺垫。接着“道傍秋树红”一句,色彩鲜明,将秋天的红叶与道路两旁的树木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画卷。
“采樵归树晚”描绘了一幅劳作归来的场景,傍晚时分,采樵人结束一天的工作,沿着熟悉的路径返回,与前文的“道上”相呼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一句“吹笛月明中”,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明亮的月光下,传来悠扬的笛声,不仅增添了诗的音乐感,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特有的景色和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闻商人船中筝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
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伤桃源薛道士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题赠定光上人
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
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
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
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
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
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
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
新乐府.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