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西湖·其六》
《秋日西湖·其六》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风夜半捲庭槐,卧听邻翁晓圃开。

稚子相呼入林去,应知病果落莓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入林(rù lín)的意思:进入森林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西湖边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与生活气息。

首句“西风夜半捲庭槐”,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季,且以“捲”字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之猛烈,将庭院中的槐树卷动,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了秋夜的独特景象。

次句“卧听邻翁晓圃开”,转而以听觉为主,描述诗人静卧聆听邻家老翁在清晨时分打开园门的声音。这里不仅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句“稚子相呼入林去”,画面转向活泼的孩子们。他们相互呼唤着,步入树林中,充满了童年的欢乐与探险的期待。这一场景与前两句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句“应知病果落莓苔”,以孩子们可能发现病果落在莓苔上的情景结束全诗。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暗含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规律。同时,这一句还巧妙地呼应了首句的“捲”字,从秋风的动态到果实的静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邻里、孩童和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与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春日有感

桃李娇春总不知,风情惟与道相宜。

堂前杨柳青丝软,吟看无人独自垂。

(0)

寄孙元忠·其三十

神仙中人不易得,京中旧见君颜色。

同心不减骨肉亲,我居巷南子巷北。

佳人屡出董娇娆,秋水为神玉为骨。

孤城此日堪断肠,既饱欢娱亦萧瑟。

(0)

学舍

簿领如棼处处忙,日华偏向此中长。

吟馀林表孤云改,梦觉窗间小雨凉。

佩玉上趋承斗极,棹歌深入钓沧浪。

何如潇洒诗书局,不在山林不庙堂。

(0)

和经父寄张绩

萧萧木落洞庭湖,一叶扁舟尽室居。

吾道已衰投直笔,人情难合卷长裾。

重轻自系朝廷势,褒贬犹存史策书。

所遇于天皆有分,未将鲵鲋羡鲸鱼。

(0)

早秋

一雨洗烦熇,凉风开早秋。

散行身觉快,甘寝梦相求。

已作黄花意,谁为堕叶愁。

南山青似染,准拟更登楼。

(0)

至日作

年光吹尽任飞灰,且庆舒长举寿杯。

积晦弥旬三尺雨,新阳半夜一声雷。

家人环坐相酬劝,贺客先期戒往来。

熟醉腾腾成小睡,晚寒更起耻残罍。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