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边马(biān mǎ)的意思:
(1).车驾两侧的马。《楚辞·远游》:“僕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 朱熹 集注:“边,旁也;谓两驂也。”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二:“军行至 红花埠 遇雨泥泞,边马倒毙一头。”
(2).边地的马。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鴈归兮声嚶嚶。”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穷秋边马肥,向塞甚思归。” 清 黄景仁 《顺昌刘武穆祠》诗:“不教长驱得留镇,边马谁敢窥 淮西 ?”
(3).捻军中的先锋或侦察部队。捻军后期,全部成为骑兵,出军前,先派出数百人的精锐马队,在前侦察,一旦发现敌人大队,立即向主力部队报告,如遇小股敌人,即加以歼灭。 清 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剿捻上》:“贼忽分股,一窜 阜阳 三河尖 ,一窜 新蔡 、 汝阳 ,边马至 西华 、 邓城 等处。” 凌力 《星星草》第二一章:“这功夫, 罗立海 来了。他禀告了边马打探的最新军情。”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与战争的残酷现实,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壮的情感。
首句“王气东来百鞍艰”,以“王气”象征国家的兴盛与权力的象征,而“东来”则暗示着历史的进程与变迁。“百鞍艰”则描绘出战争的艰辛与复杂,百鞍代表众多的战马与士兵,艰则表现出战争的艰难与不易。
接着,“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通过行人的视角,展现了从杏山到松山的行进过程,十花斑可能是指路途中的景致或某种标志,也可能是对行进中复杂地形的隐喻。这种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变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
“边马百年思塞草,征夫双泪唱刀镮”,这两句将视角转向了边疆的战士们。边马百年思塞草,意味着边疆的马匹在漫长的岁月里,思念着家乡的草原,表达了战士们远离家乡、长期戍守边疆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征夫双泪唱刀镮,则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以泪水和歌声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刀镮可能是指武器上的装饰,这里用来象征战士的身份和他们所承受的战争之苦。
最后,“何人回首战场间?”以问句结束,引人深思。这句话既是对战场上所有人的提问,也是对读者的反思,让人不禁思考战争的意义、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色、战争场景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社会动荡背景下,边疆战士们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生命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孙太君旌节诗
河水浩浩激平陆,中有清流未全洑。
持兹匪石一片心,夺却千春红与绿。
奉姑既婉抚婴慈,了此晨昏足饘粥。
琬琰名留非所期,祝取重泉声影续。
自是哀乐关至性,五十年来类转烛。
领选好用此辈人,隔世隐隐如相勖。
翘首天门雾色开,海底珊瑚照初浴。
华表鹤引仙乐至,蒸兰泄桂纷尔族。
旁人眼热最繁枝,那识从前一枯木。
枯荣嘘变固其常,唯母永贻孙子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