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暂住,催春去忽赊。
频须倾绿蚁,未忍扫残花。
渐恐凋双鬓,堪惊远别家。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珍惜和不舍。开篇“白日不暂住,催春去忽赊”两句,通过日光的移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强调春天不会停留,催促着春色的消退,这种表述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接下来的“频须倾绿蚁,未忍扫残花”展现了诗人对于春色依旧犹豫,不忍心去破坏或摒弃那些尚存的春日景象,如同不愿意扫掉那些还在努力绽放的小小花朵,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珍爱。
“渐恐凋双鬓,堪惊远别家”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带来的忧虑,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哀伤。这里的“双鬓”指的是头发两旁,也有解作是指年华,如同头发逐渐变白,时间在无声中悄然消逝。
最后,“歌台重一望,烟柳数行斜”则描绘了诗人站在歌台上回首往事的景象。这里的“歌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也可能是虚构的场所,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烟柳”通常是春天的常见景色,而“数行斜”则表现了诗人在回望中对往昔美好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色的描写和时间流逝的情感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的哀伤。
梦老秋塘,年随逝水,几番负了芳约。
天云高寄幽魂,露风乍摧残萼。
飘零如许,抵多少、月砧霜角。
记黄沙碧海深寻,朔雪塞尘争掠。
衫似血、泪痕犹薄。眉欲折、愁思怎著。
依稀旧事肠回,寂历新寒意索。
江南地北,正横断幽情谁托。
又惊对孤影盈盈,还我借尊閒酌。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閒园蝶梦醒。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