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
《议纠合两淮复兴·其二》全文
- 翻译
- 扬州的军队已经约定前往庐州,我则在瓜洲和鹭洲之间
直接南下直到南徐,那里的侯爷自己管理,皇亲担任刺史统领众多船只
- 注释
- 扬州: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庐州:古地名,今安徽合肥一带。
瓜洲:地名,在江苏扬州附近,与对岸的瓜步山相对。
鹭洲:地名,可能是指江中的沙洲。
南徐:古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侯:古代官职,这里指地位较高的官员。
皇亲:皇帝的亲戚。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一州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统:统领,管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恢复图景。开篇“扬州兵了约庐州,某向瓜洲某鹭洲”两句,通过军队在不同地方的集结,展现出战后重建的紧迫感和一定的秩序。"某"字的使用给人一种模糊的距离感,可能是因为诗人不愿过多揭示具体细节,或是想表达一种战争带来的普遍性。
而“直下南徐侯自管”一句,则透露出权力的转移和重新分配。"南徐"是古地名,即今江苏省南部,"侯"可能指的是地方军事官员或贵族,而"自管"则意味着战乱之后的地方控制权的恢复。
最后“皇亲刺史统千舟”一句,更显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皇亲"表明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人物,通常拥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力;"刺史"是古代行政区划中的官职,负责一州之事;而"统千舟"则形象地展示了这位官员掌握着大量的水上军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后恢复情况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于秩序重建和社会稳定的关注。同时,也不难感受到诗人对于战争影响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局势可能发展的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石隐园
司徒园中何不有,问园何以石隐名。
曾佐圣明执大象,故邀玄象作主盟。
朴茂古风振颓俗,灵心妙手抉玄精。
关西鹰隼门庭列,江左魁元月旦评。
馈饷航樯云俱进,捐输心事月同明。
豸冠迭握两都宪,凤诰频颁三代荣。
茂叔池开香逾远,晋公堂辟韵弥清。
神交麋至为明侣,道契行联作弟兄。
爱石欲将石俱隐,岂同曲士守硁硁。
擎天砥柱暂休沐,终日闭关介石贞。
共道东山谢安石,他时廊庙作璜琮。
阿谁为君记石隐,琅琅掷地有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