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成天(chéng tiān)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耳闻(ěr wén)的意思:通过听说而得知,不是亲自经历的事情。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所闻(suǒ wén)的意思:
所听到的;所知道的。《商君书·更法》:“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 ,无论 魏 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专用(zhuān yòng)的意思:专门用于特定目的或特定对象的。
耳目官(ěr mù guān)的意思:耳目官是指负责侦察、监视的官员,也可以指掌握情报的人。
- 翻译
- 人的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所见的真实。
耳朵听到的信息可能存在差异,而亲眼看到的则清晰明了。
放弃听取和观察,只依赖舌头和嘴巴争论比较。
这样并不能成就天下的功业,只会招致世人的嘲笑。
- 注释
- 耳所闻:耳朵听到的信息。
目亲照:亲眼看到的。
异同:差异。
目照:亲眼看到。
耳目官:耳朵和眼睛的功能。
舌口:舌头和嘴巴。
天下功:天下的功业。
天下笑:世人的嘲笑。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观物吟》第四首,以直观的比喻探讨了听觉和视觉在认知世界上的差异。诗人认为,耳朵听到的信息可能存在差异,而眼睛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则相对客观,较少受主观影响。他进一步提出,如果人们过于依赖言语(舌口)比较,而不借助耳朵和眼睛的直观感受,可能会导致无法达成实际成效,反而招致世人的嘲笑。这首诗寓含了对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之间平衡的提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山亭.忆城南旧游,用彊村韵
小劫龙华,吹散梦痕,恨碧愁红无数。
寒到凤城,十里珠香,剩有暗尘随步。
清角无端,蓦催起、泪铅如雨。情苦。
剩怨蝶重招,瘦魂如缕。
偏是花叶殷勤,念沧海寒蓬,雁边倦旅。
前度画阑,涴尽垂杨,丝丝怎邀春住。
旧笑新颦,漫惹到、镜屏鹦妒。轻去。
便断影、也随风絮。
尾犯.咏雁字,用梦窗韵
澹墨一行秋,迢递梦痕,凄对吟越。
争奈斜风,更回眸成缬。
残照后、汀烟乍洒,暮云边、溪流共折。
怕教飞散,点向荒湾,孤影凉波咽。
蜚腾怜意阻,上林远、寄泪空别。
好语谁传,正江湖天阔。
记书塔、名心都误,怕登楼、乡愁又结。
暗尘难写,付与冷弦弹夜月。
绿盖舞风轻.遥和鹜翁元武湖逭暑之作,同弁阳老人韵
一阕定风波,倦眼登临,危阑对横绮。
凉笛延秋,江湖归未得,浅醉慵倚。
劫后吟魂,又轻被、蘋丝牵系。
正红衣掠岸,西风催堕秋蕊。杯底。
遣得孤欢照影,弄清波、短鬓尘洗。
酒入襟痕,好心期、换与故年閒泪。
梦里沧洲,更不信、孤根无寄。
过江人,销尽看花英气。